目前分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學習 (1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公民記者學拍照,訪峨眉十二寮(112.10.9)

【倒轉時光,留住當下】

十二寮,新竹峨眉湖畔的聚落,

二十年前是一日遊的好選擇。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分鐘法則」治拖延症(112.6.15)

等一下再說、明天再說、下星期再說…

不想寫作業、不想做家事、不想洗碗…

據說可以試試「 2 分鐘法則」。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讀書會 ~ 閱讀張愛玲:人性是永遠的話題(112.6.13)

你讀張愛玲嗎?我讀過,但讀不懂。

但是透過這學期讀書會,

讓我稍稍理解張愛玲文字世界裡的奧秘。

以照片裡的紅玫瑰和白玫瑰回應我們讀的文本。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領域整合的新能力,帶你走向新世界(112.6.12)

邁入清大名人堂,一眼就看到台前已畫好幾個方格的大白板,

洪震宇老師這一場《當社會人文科學遇到職場人生》的講座,

就從「提問」開始,我也要準備開機,回答老師拋出的問題。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哪種拖延人格?(112.6.11)

五種拖延人格

一、憂慮者
花很多時間在思考,遲遲沒有動作。
二、完美主義者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型人格測驗的結果:主人公(112.6.7)

最近因線上課程需要,作了 MBTI 測驗,結果是 ENFJ 類型。

此測驗將人格分類為 16 種對應的性格,

在網路上可找到測驗的連結。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我走在育兒路上的一本書(112.5.18)

Yen-Yu 是我的部落格讀者中少數與我主動聯絡的,

初識時她曾提到把部落格的文章全部讀過一遍,

真是讓我又感動又驚訝。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產地到餐桌,農事體驗帶來的啟發(112.3.30)

父親的田裡有兩棵桑葚,今年結實累累,

我回家陪母親看診,運氣真好剛好遇上成熟期,

順便採摘一大袋帶回。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剪報啟動孩子的閱讀引擎(112.3.24)

爆發閱讀課的SQP寫作練習:

1。讀者會遇到什麼生活情境?

2。從生活情境帶出痛點。

3。從書中得到的三個重點或啟發。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爆發閱讀課:九宮格筆記法的練習(112.3.23)

歐陽立中老師的爆發閱讀課介紹三種筆記法,

我以九宮格筆記法來記錄《家庭裡的素養課》。

 

以下為九宮格表格中的九個項目: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錄製《結構分析》有聲書有感(112.3.15)

照片中的貝約訥橋(Bayonne Bridge)於1931年通車,

是世界上跨度第四長的鋼鐵拱橋,

落成時是世界上最長的橋。

(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化輸入為輸出的五堂課 #1:節錄評論法(112.1.28)

節錄評論法

大家好!歡迎加入化輸入為輸出的五堂課,一起練習寫讀書心得。在接下來的五週中,你會學習到五個從輸入到輸出的方法。本週先介紹最直觀又簡單的節錄評論法。

.

化輸入為輸出的流程

在介紹高效輸出的方法之前,首先要瞭解「從輸入到輸出」的整個過程。

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經說過:「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我們進一步把這段過程拆解成三個步驟。

  1. 輸入:把我們讀到有意思的文字記錄下來,就像是蜘蛛在結網捕捉獵物。
  2. 處理:對記錄下來的文字進行評論和聯想,就像一棵樹木逐漸開枝散葉。
  3. 輸出:最後將處理後的文字進行排列組合,用流暢的順序排列成線性的語句。

因此,我們可以對書中的文字透過「網狀」的捕捉,進入大腦的資料庫;再經過「樹狀」的處理,最後輸出成「線性」的語句,形成個人的見解,這部分才是真正有知識含量的東西。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提問力貫穿的英雄之旅(111.12.22)

洪震宇老師《職場提問力,提升溝通與領導力》的直播說了四個故事,三個重點,

上一篇文章記錄了第一個故事。

接下來的三個故事是他自己職涯轉換的歷程。從雜誌社的記者、編輯《319鄉微笑台灣》的特刊、轉至時尚雜誌擔任副總編輯、成為自由人、出書、設計菜單、輔導地方創生與成為講師…。

這次的演講老師調侃地用「腦袋壞掉了」來詮釋自己 1.0 版、2.0 版、3.0 版…的轉職歷程,我覺得或許用「換腦袋」更為貼切。因為人總喜歡留在舒適圈,如果不是改變想法,怎麼會跨到陌生的領域?老師認為12年的記者經驗,磨練出提問的基本功,13年自由人則是從提問力、寫作力,發展出故事力、企劃力和教學力。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週六讀書會 ~ 記得他的好、他的愛(111.12.11)

在《曹爸有方,超越認知障礙》書中的簡易心智量表(MMSE),

可作為健保局規定下,

使用失智症專屬藥物處方的參考準則。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週六讀書會 ~ 《父親》想像與現實交錯,只能活在當下(111.11.12)

如何與生病的長輩相處?

理解→同理→包容與耐性相待,

讀書會老師再次為電影《父親》做了總結。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園裡的哲學家 ~ 史作檉老師的一場演講(111.11.19)

史作檉老師說他相信大家都讀不懂《極樂園辯證100條》,

他說這本書不是為了現代人寫的,而是為了千年的人人而寫。

又說:「先懂人,再讀書。」所以這次演講不說書,說他自己。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觀竹中百年校慶系列活動:師長校友國畫展、書法展(111.11.13)

昨天讀書會結束後,

同學提醒在劍道館有書法展,

因此我們一起結伴去參觀。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讀書會 ~ 《父親》想像與現實交錯,只能活在當下(111.11.12)

繼張曼娟的《我輩中人》之後,

《超越認知障礙,曹爸有方》是週六讀書會這學期的共讀書,

今天則一起觀賞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電影《父親》。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善用神奇數字 3(111.11.8)

「二十分鐘帶走一個觀念,優化你的生活」是歐陽立中老師做Podcast的理念,

在第94 Podcast 中介紹「三層收納櫃」的表達邏輯,

是很值得打包帶走並深化練習的方法。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讀書會 ~ 照顧者的漫漫長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111.10.29)

照顧長輩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

共讀張曼娟的《我輩中人》,

預見自己的老後生活,

讓自己與家人透過討論,

文章標籤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