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張曼娟的《我輩中人》之後,
《超越認知障礙,曹爸有方》是週六讀書會這學期的共讀書,
今天則一起觀賞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電影《父親》。
以三個題綱為小組討論的方向:
一、What 印象最深刻的劇情?
二、So What 讓你想到什麼?
三、Now What 你將採取什麼行動?
對於中年的我們,打動我們的情節太多了。對身邊照顧者的貶抑、總認為遠方的孩子較貼心、雖然了解父親生病仍被其牽動情緒而陷入沮喪、面對自己的未來與父親照護的抉擇…,同學們相應到自己的生活,有許多似近之處。這學期可能是我參加讀書會幾年來,大家討論場面最熱烈、引發最多共鳴的幾堂課。
電影中的隱喻:
手錶——誰偷走了父親的時間?
打破杯子——女兒心碎了!
光碟片卡卡的——父親的日常何嘗不是如此?
情節中的真假虛實交錯,有些同學已是第二次觀看,仍然對於圍繞著父親安東尼的故事覺得混亂。這是否也試圖表達認知障礙的人,他的時空錯置、腦中已無法正確判讀虛構想像與真實世界的分野?
我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老師說依據洪蘭教授的研究,保持閱讀的習慣活化大腦,可以減緩老化,所以繼續參加讀書會!(這也算是行銷嗎?)
參考閱讀與觀賞:
一、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描述失智症權威醫師曹汶龍照顧六個失智症家庭的故事
二、洪蘭《從大腦看人生》
三、陳永儀《生命這堂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