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商周 )攀爬者還是連接者(100.12.10)
對上班族來說, KPI 是最熟悉不過的名詞了,以前打考績的月份就是最頭痛的月份,
先審視部屬的工作達成率,再彙總整理成自己的年度工作成果,接著是組織裡的排序,
考績好甚麼都好談,對於表現不理想部屬的晤談也曾經讓我花了許多心思。
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代表每個人最重要的工作指標或項目。

1252 期「 總編輯的話」從一位同事的 email 談起,標示著輕重緩急的郵件主旨讓總編輯不會略過他的信,例如「 急件」,「 給奕伶參考」,「 跟奕伶討論」,郵件的內容則有「 此事做法有三,第一種的優點是......,風險有.....,我建議第幾種,請決定。」,經過沙盤演練並已有結論與建議的內容,能大幅縮短管理者的處理時間。

可以合理推斷,寫這樣 email 的人知道如何協助他人,能有如此好的態度,績效必定不差,若再加上卓越的專業能力,未來必為組織的將才。


我曾經帶過這樣一位部屬,那真是愉快的經驗。對於工作的完成率超過百分之百,他總是可以比其他人做得更多更好,還能主動協助同事,也會針對工作提出改善的方案,相對那些只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或是只做份內交代工作的人,老闆當然樂於把獎賞給這樣積極主動的人,領導學專家 John C. Maxwell把這種懂得與他人連結,善於整合資源的人稱為「 連接者」。

「 連接者」,橫向思考,注重關係,重視合作,尋求夥伴情誼,建立共識。
「 攀爬者」,縱向思考,注重地位,重視競爭,尋求權力,建立個人形象。

兩者無對錯,無好壞,一個人更可能具備兩種特性,比例不同罷了。

一個優秀的組織,一位卓越的領導人,不只需要有攀爬者的志向,更要有連接者的心胸。因為,成功,稍縱即逝,關係,卻可以綿延長久,如此,成功,才不會曇花一現。

全職媽媽不再需要「 攀爬」,但「 連接」更顯得重要,和自己家人的連結,和支持系統的連結,但不需要和網路重度地連結。

這篇文章還給我另一個啟示,好好地寫電子郵件。



(我讀商周 )
網路的力量(100.8.4)
走一條困難的路(100.9.4)
不是「咖小」,是「角色」(100.9.14)
懷舊風休息站(100.10.3)
真神何時會出現?(100.11.5)

(我讀國語日報 )
觀察、繪畫與對話(100.8.26)
鞋子的家和餵錯藥(100.8.27)
推餐車的「 後果」(100.11.2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