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力,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Playful Parenting)
Lawrence J. Cohen/著, 林意雪/譯(遠流)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書中有許多淺顯的遊戲實例,例如:老師說,紅綠燈,躲貓貓或玩枕頭大戰等等...
作者身為一個父親的角色,也大大提高了本書的可讀性,讓"遊戲力"不僅是理論,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式!

**作者柯恩博士所受的訓練是主流學院的心理治療,他以諮商及遊戲治療的背景結合了以非主流的互助諮商(Re-evaluation Counseling)為基礎的遊戲聆聽教養(playlistening),融會貫通成這套獨特的教養方法。與一般教養觀點不同的是,柯恩注意到了孩子負面行為背後的情緒問題及連結問題。因此,相對於一般常見的處罰、忽略或是正面增強的管教方法,他提供成人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思考孩子的不合作、不專心、脫序或是攻擊的行為。 (節錄自譯序)

**在《遊戲力》這本書裡,作者柯恩博士描繪出以遊戲為中心的教養藍圖,讓父母、老師,以及非父母的照顧者或陪伴者能夠瞭解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調整頻道注意孩子的需求、跟隨孩子的帶領、決定介入的時機等。(節錄自譯序)

**遊戲式教養是加入孩子的世界,專注在連結和自信、發笑和角力、角色逆轉並跟隨孩子的帶領。透過《遊戲力》你可以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度過情緒障礙,如何處理他們強烈的情緒(和自己的情緒)。(節錄自前言)

嘟和琳小的時候,帶著他們坐著推車到社區的交誼廳看鄰居哥哥們玩,那些三到五歲的哥哥們爬上爬下,跑進跑出忙得很,鄰居媽媽們則坐在交誼廳的椅子上閒聊,看看報紙,不像我們這種學步兒事必躬親,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好好睡個覺,但是這些前輩媽媽卻說:"相信我!將來你會懷念幼兒期!",經過了四年,這些哥哥們都上學去了,嘟和琳表達能力大幅提升,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意見,媽媽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九月底回台時,在飛機上送了兩個袋子,嘟和琳裝著自己的玩具一路帶回外婆家,每天晚上睡前,琳就會把自己所有的工具剪刀等等全部收到袋子裡,而且放在旅行箱的旁邊,叮嚀媽媽不要忘記順便帶走,嘟嘟就不用說了,袋子在東,工具在西,要經過提醒才會收拾.

外婆那幾天就對琳的舉動誇獎了好幾次,胖婆婆來訪時也當笑話拿出來講,嘟和琳當時就在旁邊玩耍,當然耳朵也是打開的啦!這件收東西的事在台灣時被"正增強"了好幾次,大人們把這件事重複地說,誰叫我們有這麼多的姨婆和阿姨呢!

回到這裡後,琳的袋子裡仍然裝著她最重要的寶貝,外婆寄來的貼紙,剪刀膠水等隨身攜帶的工具,每晚睡覺前就收拾妥當放在沙發上.有一天晚上,媽媽又提到琳收東西的事,剛說到一半,嘟就生氣地跑到牆邊背對著我們其他三人,並且不停地罵:"笨蛋!笨蛋!",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雙胞胎的宿命就是免不了被拿來比較,小的時候兩個人坐推車一前一後出去散步,路上遇到的婆婆媽媽們總是只有看到大眼睛的嘟嘟,似乎都沒有瞧見坐在後面單眼皮的琳,有些說完了前半段,就接著說後面這個怎麼這樣那樣...

關於收東西的事件,其實對琳的正增強並沒有損抑嘟的意思,但是大人的說詞對嘟嘟來說可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而且嘟和琳在各方面的發展進度差異頗大,可能嘟嘟也常有力不從心之感!於是嘟嘟常在生活中表現出一種強勢,他希望琳或別人要照他的意思作,因為這是他唯一可以掌控的事,例如到溜滑梯要走哪一條路等等.

收到遊戲力時,看到書裡許多諮商的例子和遊戲的方法,或許可以透過學習和實踐,幫嘟和琳和大人之間重新找到一個平衡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