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迴步篇6 ~ 臨李陽冰三墳記(111.10.25)

觀察三個「藐」字:

右邊寫得最鼓、最圓潤,最符合老師的要求。

中間(我的)中宮收得太多,字體顯得太瘦長,但字體和字帖最接近。

左邊寫得「太準」,筆劃和比例寫得太完美,反而會顯得沒有生命力。

 

這周臨摹唐李陽冰的《三墳記》,屬於「玉箸篆」的一種。此字型如整齊劃一的筷子,所有的線條粗細一致。但玉是溫潤、圓潤的,老師建議寫得鼓鼓的,他以鄒美儀的身材來比喻字型的圓潤。我問是不是胖胖的,老師說那是不同的層次。「腳短」是李陽冰字體的另一特色,也就是上半部的比例佔多一點。

書法迴步篇6 ~ 臨李陽冰三墳記(111.10.25)

要寫出一樣細的線條,很考驗定力和耐力。老師讓大家在課堂中先臨摹 15 個字,全部貼在白板上一一講評。有人字寫得太小,或是比例不對,但也有同學第一次就寫得很到位,把整個格子寫好寫滿,還能維持一定粗細的筆觸。

經過老師的分析與講解,馬上抓到臨摹《三墳記》的竅門,接著將條幅紙摺成 3 X 10 個字,寫第二次。我看著貼在白板上的習作,努力把字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滿格。

我喜歡老師教學時的提醒,讓字帖變成「有機體」。老師拆解字裡行間的特點,讓我們重新看到它的生命。而且很神奇的是上完每堂課,從老師對布局、筆法和線條的建議,仔細揣摩後寫出更上一層樓的習作,改變是看得見的。老師常會誇我們臨摹得比字帖還美,因為我們的字已經有了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