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床心理師出書變成一門顯學,也是順應市場需求吧。
開學時領到共讀書《心理韌性》,心裡嘀咕著這書會好看嗎?
書中「跑到終點的前提是:你願意跑。」開始吸引了我的目光。
媽媽的自我覺察
讀書會一開始,老師請大家先寫討論題綱提出的兩題填充題:
我是個____________的爸爸 媽媽。
我認為當個爸爸 媽媽 就是要______________。
接著老師邀請同學將第二題的答案寫在白板上。
答案有幫助孩子成為有用溫暖的人、保母->教練->顧問、軟硬兼施、關心照顧孩子、能夠互相討論、傾聽孩子的聲音、相信他、忍、以身作則但有彈性、給孩子當後盾、冷靜別大驚小怪、當家人之間的橋樑、盡量做到無所求的媽媽、協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盡心盡力照顧好家人....
我們也可以想一想:在「媽媽」的角色背後,還有一個「自己(自我)」存在。這個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只是「自我覺察」的簡易練習。書中提到心理韌性的特點之一,就是具備能消化內在情緒的心理能力。「自我覺察」就像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內在,理解與探索自己內心的樣貌和狀態,我們才能進一步消化它。
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在一個爭執事件中,為什麼我會莫名的生氣、不安?背後被掩蓋住的情緒和思維是什麼?而且我會提醒自己拉高視野,將自己抽離現場混亂的處境中,試著站在高處看這件事──跳脫當時的情境,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思考,現場的當事人 A 、B 、C ,為什麼他們會那樣想。
「自我覺察」是一種認識、審視並調節自我與環境關係的心理能力,不僅包含對自我的體察,也包含對環境的敏銳。當我們習慣開啟與自己的對話之後,清明地覺知道自己的狀態,面對問題的態度即會有所不同。
當我們認為當一個媽媽要俱足以上的條件,和孩子溝通時如果出現落差,是什麼事件或是孩子沒說出來的動機造成差異,是否能同理小孩?有同學說出她的為難處,但其實青少年的人生經驗有限,不容易同理父母,可能我們同理他們處境的機率還高一些。
老師此時讓同學做了 「Mirror」 的練習,面對面的兩個人,由 A 先做動作,B 跟著模仿,而 B 就像鏡子裡的 A,A 舉起左手, B 就要舉起右手。老師說人有同步的能力,可以用較慢的語速核對說話者(對方)的訊息,同理對方的感覺。類似書中提到「三對一好」策略,意思是如果你有辦法讓對方說出三個「對」,接著讓對方做出一個行為允諾的「好」的機率,比起直接要求對方說出「好」的承諾,成功的機會高得多。
成長心態 v.s. 定型心態
指著桌上的兩個容器,老師問:「哪一個不能喝?」大家端詳著咖啡色的液體,七嘴八舌地討論是小玻璃罐還是小塑膠杯呢?
事實上,我們的腦袋就是這麼樸實、單調且框架,思考經常陷入「框架」,難以跳脫經驗與價值觀的影響。
老師提議試著利用四個問句得到答案,同學問:
1. 兩杯都是咖啡嗎? 不是。
2. 只有一杯是咖啡嗎? 是。
3. 紅色蓋子那一個容器是咖啡嗎? 是。
其實只用了三個問句,而且另一瓶是醬油加水,也是可以喝的喔。但是因為老師的第一個提問「哪一個不能喝?」讓大家陷入「框架」的陷阱中。書中(P.133)有跳脫框架的練習,當孩子說:我就是學不會、我要放棄了、我只會犯錯、這個太難了、我老是做不到、oo真的很厲害,才讀一下就考得比我好、oo比我聰明,我比不過他......,作者剖析孩子背後的用意並列出成長心態的解方,很值得家長們參考、運用。
換位思考
兩個小容器之外,老師還帶了一盆小盆栽。她以自己畫素描的經驗與我們分享,看盆栽的視角不同,自然會畫出不一樣的作品。試著用不一樣的角度思考挫折與失敗,重要的是父母在歷程中的同理與陪伴,不要只看到結果。
書中除了跳脫框架的練習,還有學習低落的成因與解方,與「三對一好」的策略等,讓《心理韌性》成為很實用的參考書,值得推薦給為人父母者作為工具書。
謝謝同學帶了手作堅果杏仁脆片和冷泡茶,為讀書會大大加分。
陳品皓心理師為大家簽書時,提到家裡有個國中的男孩,同學開玩笑地說:「那我們可是學姊呢!」
是啊,高中三年,對媽媽們來說,是巨大挑戰的三年,如果能早點遇到《心理韌性》這本書,就會省力很多喔。
精彩的演講 ~ 與陳品皓心理師有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