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25 Sun 2022 22:00
學易經 ~ 風火家人卦之美食篇(111.12.25)
- Dec 24 Sat 2022 20:15
易經給我的第一個啟示(111.12.24)
- Dec 24 Sat 2022 09:00
[高三] 在 Yes or No 之間,還有什麼選擇?(111.12.24)
- Dec 23 Fri 2022 21:43
《思維進化》詞彙解碼寫作法(111.12.23)
- Dec 22 Thu 2022 18:53
以提問力貫穿的英雄之旅(111.12.22)
洪震宇老師《職場提問力,提升溝通與領導力》的直播說了四個故事,三個重點,
上一篇文章記錄了第一個故事。
接下來的三個故事是他自己職涯轉換的歷程。從雜誌社的記者、編輯《319鄉微笑台灣》的特刊、轉至時尚雜誌擔任副總編輯、成為自由人、出書、設計菜單、輔導地方創生與成為講師…。
這次的演講老師調侃地用「腦袋壞掉了」來詮釋自己 1.0 版、2.0 版、3.0 版…的轉職歷程,我覺得或許用「換腦袋」更為貼切。因為人總喜歡留在舒適圈,如果不是改變想法,怎麼會跨到陌生的領域?老師認為12年的記者經驗,磨練出提問的基本功,13年自由人則是從提問力、寫作力,發展出故事力、企劃力和教學力。
- Dec 21 Wed 2022 09:47
書法迴步篇13 ~ 臨鄧石如篆書(111.12.21)
- Dec 20 Tue 2022 10:09
[大二] 組一個自己的團隊(111.12.20)
- Dec 20 Tue 2022 08:37
精準提問:一個訪談的實例(111.12.20)
參加洪震宇老師一場《職場提問力,提升溝通與領導力》的直播,
記下一些重點。
老師回顧他在2007年採訪黎智英先生的過程,他最有興趣的主題是 如何經營事業與婚姻(離婚後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 事業與婚姻(離婚),卻要用前面20個提問來鋪陳。暖身題從「吃」開始談起,接著請十二歲即從廣東離家到香港打拼的黎先生談談他的父親,才引導到離婚後如何照顧孩子的議題,後來兩個人一起聊起爸爸經。
- Dec 19 Mon 2022 09:58
心想事成之負面教材(111.12.19)
- Dec 18 Sun 2022 20:13
100個夢想之85 ~ 探訪新景點:竹北澎湖窟圳步道(111.12.18)
- Dec 17 Sat 2022 17:53
父母有事子女服其勞(111.12.17)
- Dec 16 Fri 2022 11:11
書法迴步篇12 ~ 臨秦泰山刻石(111.12.16)
- Dec 15 Thu 2022 00:11
欣賞音樂會有感(111.12.15)
- Dec 14 Wed 2022 09:55
[大二] 孩子的事別多嘴(111.12.14)
前陣子孩子為了交作業而回家拍短片,
他想做提拉米蘇。
到烘培店買齊材料,架好手機,準備開鏡。他在高中的家政課曾做過幾次甜點,為保險起見,我建議每操作一種材料就錄一段,再來剪輯後製。
我想起國小時,放學後曾帶他和同學們一起在家裡做麵條、烤餅乾。現在孩子已經可以獨立操作,不再需要我的耳提面命,而且冷凍過的提拉米蘇吃起來,很像冰淇淋的口感,讓家人很驚豔。
- Dec 13 Tue 2022 09:02
學易經 ~ 坤卦 = 摺降落傘的小兵(111.12.13)
這是發生在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的故事。
卜朗姆少校是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飛行員,在越戰期間出過75次戰鬥任務,執行最後一次任務時,遭地面飛彈擊中而跳傘求生,被越共抓住,受盡折磨才獲得釋放。
幾年後,他和太太開車經過中西部的小鎮,用餐時有位陌生人過來搭訕。他問:「你一定是卜朗姆少校吧?」
- Dec 12 Mon 2022 10:09
學易經 ~ 換個角度看人生(111.12.12)
在金錢、職場、關係,你怎麼創造大有與長期持有?
在出人頭地的上進過程,你怎麼柔順進取與取捨得失?
在運勢逐步上升的過程中,你怎麼借力上升與升而不降?
在追求目標的前行路徑,你怎麼循序漸進與進入佳境?
- Dec 11 Sun 2022 20:45
週六讀書會 ~ 記得他的好、他的愛(111.12.11)
- Dec 10 Sat 2022 16:00
週六讀書會 ~ 《父親》回憶,是生命最後可以留下的存在證明(111.12.10)
- Dec 09 Fri 2022 19:00
健行趣 ~ 靜心湖的回顧,把球還給孩子(111.12.9)
- Dec 09 Fri 2022 06:00
[大二] 從社團評鑑學到的事(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