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6-2875678134.jpg)
來到陶瓷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是採買交換禮物,準備送給將接待的日本女孩,
孩子們上次和表哥們一起來是幼稚園時期,現在已經可以自己聽導覽看展,
我在二樓展場偶然看到陶博館設計的建築師簡學義當初的建造過程紀錄短片,
置身於採納大片天光的空間中,台灣也有著許多令人讚嘆的建築啊。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6-3167393245.jpg)
抬頭看著由清水模、玻璃和 H 型鋼所構築空間裡的光影,應該會隨著日照而移動,貝聿銘酷愛三角形與光線,曾說:「讓光線來做設計」光影是建築師共同的語言,卻不是安藤忠雄的專利。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82746-3317938430.jpg)
幾年前造訪時只留下空間寬闊的印象,現在觀察著由緩坡延伸出長長的動線,雖然有幼稚園和小學生團體來參觀也不覺得侷促擁擠。隨著閱讀建築作品,慢慢揣摩設計者的原意。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7-3385838418.jpg)
清水模的灰色顯得質樸,適合作為背景性的建築,博物館裡展覽品才是主角。後來我帶著兒子仔細觀察由 91.5cm x 183cm 大小構成的牆壁,六個孔洞還留著螺帽。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8-2302893479.jpg)
免費的語音導覽帶領孩子們參觀,我慢慢研究博物館的建築。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9-3607429803.jpg)
博物館外也有著美麗的線條,從怡客咖啡用餐區的邊門往外走,跨上橋又到了建築物的另一個入口,行走其間有著一種樂趣,好像可以玩躲貓貓似的。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9-1068208496.jpg)
灰色牆面上的爬藤光影,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太陽躲起來,它也不見了。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75-3855153445.jpg)
陳邁老師曾好奇地說我不是學建築卻對建築如此有興趣,我想是它打動了我。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85485-2447619622.jpg)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85485-2221361475.jpg)
六年前可愛的兒子已經變成會聽導覽的小少年了。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 陶瓷博物館裡的大片天光(104.7.24)](https://pic.pimg.tw/hinlin/1437979380-2730764071.jpg)
除了三餐的餵養,當媽媽的也需要新的養分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