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閱讀的因緣而參加建築家陳邁與曾成德教授對談的講座,
建築家陳邁先生是 2014 年國家文藝獎的六位得主之一,
聽演講的前一晚仔細讀了逆境與突圍並且看了記錄短片,
真是一位值得學習的人生典範啊!
講座現場先播放記錄短片之後,才開始對談的幾個主題:
一、「何以決定以建築為志業?」
二、「最喜愛的一幢建築」
三、「最得意的一個作品」
陳先生簡略地講述從十九歲隻身偷渡來台的歷史(逆境與突圍中有詳細的記事),過程中感謝許多對他伸出援手的貴人。我在綜合閱讀《習築、憶往》後的心得是他今日的成就除了眾人相助之外,全心投入、堅持到底與不厭其煩地解決細部問題才是成功的關鍵。
他語重心長地勉勵年輕人不要怕從卑微的事情做起,例如掃地,絕不會是人生將來的志向與目標,但如果覺得做這件事很委屈,敷衍了事,是一種態度;可是有些人卻會花心思認真思考,地怎麼掃,可以最省力又掃得乾淨徹底。後者,就可以產生成就感。做任何事都一樣,用心去做,以負責任的態度去作,心理就不會覺得委屈,反而可以從積極進取中得到可貴的經驗和成就感,有另一方面的收穫。《習築、憶往》第 13 頁
初來台灣以送報糊口維生時,面對分散各處的訂報戶,便思索如果和其他報童合作,將路線一分為二、一分為三或一分為四,每個人的送報路線越集中越能縮短工作時間,他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同而被推為報童召集人。在成大建築系畢業前夕和同學朱鈞一起接下台南天主教學生活動中心的設計與建造,後來朱鈞同學接到美國大學的入學許可而提早離開,只好一個人獨立完成工程,共事的神父看見他的用心與努力,破例推舉非天主教徒的他前往瑞士留學,接著前往美國求學、回台灣執業。
在「最喜愛的一幢建築」主題中提到必須要到現場體驗現築之美,讓人感動的建築即是好建築,而且使用的人喜歡這個空間並細心養護更是重要。
安藤忠雄曾受柯比意「年輕時的旅行具有深遠的意義」這句話的啟發而環遊歐洲,親眼見識從希臘、羅馬到近代歐洲的建築而深受啟發,和陳老師的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螢幕上放映出 Steven Holl 設計的芬蘭當代美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iasma)、Louis Kahn 位於北聖地牙哥 La Jolla 的沙克中心(The Salk Institute)、貝聿銘法國羅浮宮的擴建工程與舊金山漁人碼頭的照片,這些建築各自表達留白才能呈現自然的力量、透過史蹟中的新建築重新整理參觀動線與賦予「 老地方、新生命」的大眾化生活場所的意涵,都是好的建築的代表。
「最得意的作品是哪一個?」
(以下的資料與照片來自自傳《習築、憶往》、第 18 屆國家文藝獎書面資料與台灣高鐵車上刊物 TLife 59 期「以建築寫生命日記,陳邁的建築旅程」)
由上而下、由左到右作品依序是溪頭竹廬(採用當地孟宗竹為建材)、清華大學動機與工工館、動物園新光特展館和台中科博館。
高鐵台南站,樹枝狀之室內露明結構柱列,彷彿戶外大自然的室內延伸。
上海麗嬰房總部辦公大樓,借用中國傳統古扇具有的多向性展開特色而設計,整體外觀呈現出鋼骨、玻璃、鋁料、陶板等材料的輕、薄、柔、透的質感。
終身要學習、每日要精進是當日給在場者的勉勵,陳邁老師沒有明確回答哪一個才是最得意的作品,我想每一幢都是唯一且獨具特色的嘔心瀝血之作。
老師還特別勉勵大家要不斷的前進,可從三個面向來思考:使用工具與創造工具、讓組織裡的人發揮超過自己的能力、把運動當成「功課」,而且一定要行動,他特別對大家強調身體要動、腦子也要動。
當天曾教授所播放的影片和網路上看到的有些許的不同,片頭多了陳邁老師晨起腳踏車運動的片段,八十幾歲的他正以騎腳踏車健身開始新的一天,老師積極往前的行動力與不怕細節磨難的解決眼前問題是我要積極學習的。活動結束後詢問如何才能買到自傳《習築、憶往》,馬上獲得「我送給你」的回應,而且隔兩天就收到宅急便送來的親筆簽名書,除了感動之外,其行動力更是讓我敬佩。
在寒冷微雨的下午參與這場盛會真是有收穫,認識一位溫厚務實的長者,足以作為終身學習的典範。
關於建築家陳邁的資料:
國藝會【藝術家素描】專文:逆境與突圍 - 陳邁建築師
國藝會製作的三分鐘得獎者紀錄短片:陳邁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陳邁
第一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獎
記一位務實觀的傑出建築師 ── 陳邁
一位默默耕耘、無私給予的建築師 ── 陳邁
陳邁老師與我們:
[小六]說故事時間 ~ 陳邁的新思維(104.5.9)
我與陳邁老師(104.5.30)
[小六]陳邁老師與孩子們的見面會(104.8.3)
[小六]送給陳邁老師的手工書 ~ 習築情深(104.8.5)
同學媽媽的記錄 ~ 遇見美好的生命典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