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老師說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而閱讀心理學的書籍是一種提醒,
讓自己能更有意識的進行覺察。
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要探究的是他過往的人生,例如小時候。
書中舉了一個么女小魚的例子,父親在母親生下多個女兒後,在外另組家庭並生了兩個兒子,再也沒回家。小魚渴望得到父親的愛,因此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配合對方,在這種傾斜的互動下,這些人和父親一樣,最終還是離開她。
在多元且變動的社會中,「被遺棄的恐懼」與「害怕自己不夠好的恐懼」以很多形式出現,因此作者有三個提問:
1。我的出生是被期待的嗎?
2。我是被珍惜、被愛著、被保護的嗎?
3。我的感受與需求,是會被理解與回應的嗎?
/
作者擅長從故事中剖析親密關係,她以心疼的口吻述說:「我寫下《親密恐懼》,想要試著爬梳那些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她期待讀者從案例中讀到自己的心情、委屈,但她更大的企圖心是透過本書,讓讀者有不同以往的選擇,而不是讓歷史一再重演,悔恨傷心不斷,更讓我們重新擁有愛、找到歸屬,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
我很同意歐陽老師說的「覺察是改變的開始」這個觀念,父母養育我們時沒有範本或教科書,我們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中存在著各種動態平衡,但不同的選項會有迥異的發展,透過關係的確認與覺察,帶領我們走向新的解法,而不是無力的一直循環又循環…
帶著理解與覺察回看我們的過往,以無條件的支持接受我們的孩子。
以依附理論為基礎的治療學派EFT(情緒取向治療)提出三個好的依附關係:當他需要時,你在那裏嗎?你會回應他嗎?你重視他的感受嗎?
歐陽老師說他一雙學齡前的子女和他對話時,他也免不了嗯嗯啊啊的回應,我也曾做過這樣的事,所以覺察能力的提升真的很重要,真心誠意的面對和我們說話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孩子。作者說:「當童年獲得相當的安全感,會增加對世界的信任,也會增加對自己的信心。」如果這次是邊看手機邊聽孩子說話,下次要提醒自己放下手機專注看著孩子,從閱讀化為行動,所有的改變永遠不嫌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