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有名作曲家的作品、
觸動人心的詮釋、樂團現場演奏、
由說書人現場帶領觀眾穿越時空,
什麼樣的因素才能吸引你買票進場看表演呢?
朋友欣賞一場音樂小說的表演,有別於傳統的合唱形式,由專業說書人串起整場表演,搭配影像動畫,合唱團緩緩地唱出時而低鳴、時而激昂的樂句,與樂團交織出牽動人心的旋律。朋友慨歎他在走進音樂廳前,只知道是某名家的作品,沒想到類音樂劇的表演形式,讓他有一場豐富的視覺、聽覺饗宴。
聽了他的感想,我與朋友分享《精準敘事》書中一段關於敘事的挑戰實例。在南部一個以閩南語演出的舞台劇團,原創劇碼有趣,表演出色且頗具知名度。但是他們到校園演講宣傳新戲並賣預售票,一場一百人看似充滿熱情與笑語的現場,最後卻賣不到十張票。
作者指出舞台上他們是最厲害專業的說故事的人,但離開舞台後,他們也是職場工作者,同樣需要面對經營、溝通、行銷與銷售的挑戰。
作者認為從一場表演到實際說出自己的故事,吸引人們來觀賞,中間仍有需要轉化的過程。他認為每個人要練習說舞台下的真實故事,為什麼有這一場表演、彩排的故事、團隊分工的故事、激勵團員演出的故事…,這些背後的故事,才是吸引與爭取他人認同的關鍵。
我的朋友認為一直強調音樂小說作曲者的知名度或豐功偉業,對推票反而不會有很大的助益,他的觀點與上述的實例不謀而合。
看來小編們也該上一堂如何說好故事的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