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震宇老師臉書看到電子書創作培訓課程文案,有點心動。
衝著「在秋天來臨之前,你就能成為電子書作家」這句話,
及見識過洪老師修改文章的魔法,就鼓起勇氣報了名。
為什麼想報名這堂寫作課?想學到什麼?
「經過《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力,16堂金字塔寫作素養課》與《提問式職場領導力》線上課程的學習,也參加《精準寫作力》第22期線上直播課,想透過這次的電子書寫作課程,整合學過的內容,將「輸出」做一次完整的練習。
從2006年開始寫部落格,累積已將近 4000篇文章。部落格的文章較為隨興,雖然有分類,仍以單篇為主,彼此之間沒有連貫性。內容涵蓋育兒、繪本閱讀、生活感懷、學習等記錄。想要藉這門課,從分門別類的文章中整理出脈絡,集結成冊,為自己與家人留下生活的軌跡,更希望讓讀者能從中獲益。
這次學到的電子書整體寫作策略,及出版的相關技術,例如行銷與上架等,以後可自行運用。」
上洪老師的課,總有課前作業暖身。送出學習動機的資料後,上課時間將至,心裡還是忐忑的,帶著構思的主題、書名及六個章節的內容大綱,來到位於北科大的億光大樓教室。
很多同學上過洪老師的寫作課,我也不例外。其中老師和自由工作者占了大部分, 我很好奇同學們參加課程的動機,透過自我介紹先暖暖身,也讓一直是上班族角色的我,見識到幾種自由工作者的樣貌。
接著老師問:
《Reader》 你的讀者是誰?
《Objective》 傳達什麼重點,改變讀者什麼想法?
《Action》 期待讀者看完後做什麼行動?
每個人寫出自己的 ROA 貼在白板上,老師逐一提問,幫我們釐清、聚焦且具體化。
原本我構思的主題以高中三年做的便當為材料,設定的讀者有兩群:
(1)想動手為家人準備餐點和便當的家長,如何才能快速上手?
(2)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
老師認為一本書以一個主題為主。我雖然對於做便當有點心得,但市面上這類的書很多,於是選擇和青少年和平相處的相關議題,因為說自己的故事才能打動人。
聽老師對同學提問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內容。 例如「 R」 是「遇到困難的人」是抽象的,是經濟上、的婚姻上的或育兒上的困難呢?讀者的年齡層設定在幾歲呢?「O」 是「幫助他們過關」,要運用什麼工具或是方法呢?讀完這本書,可提供什麼具體的行動方案,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裡?
這時同學們也變身為讀者:「為什麼你要寫這個主題 A 呢?我們對主題 B 更有興趣,你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解決方案嗎?」
「ROA」 是今天討論的重點。透過老師和同學們拋出的一個個問題,好像把一片恣意生長的草地,一刀刀修剪掉多餘的雜草,只留下我們需要的重點植物。整本書的提案看起來更有結構性,寫作主題清晰,就像畫出完整的魚骨圖,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構思書的章節內容,讓這條魚長出魚肉。
課堂的專注與接住老師直指核心的提問,非常耗費腦力。但其實這更像一堂家教課,老師針對每個學員的「ROA」逐一審視,幫大家把一團毛線球似的構想,理出頭緒。只要課前和課後的作業按時完成,離出版電子書的夢想就越來越近了,很期待。
華文電子書創作職能培訓課程的招生訊息 請點我
洪震宇老師的上課記錄 請點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