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生命的典範(110.5.9)

最近讀到聯合報名人堂盛治仁觀賞電影聽見歌再唱的感想一起唱出新人生

劇情原型來自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指揮馬彼得校長,以合唱為策略為孩子們帶來自信,

近日閱讀2010年台灣光華雜誌建中推手打造布農菁英的報導引起我的關注。

 

文中報導的廖阿貫老師是原聲的主要推手之一,相對於大家所看到的指揮馬彼得校長,負責計畫推行的幕後工作者阿貫老師更形重要。從建中生物老師的教職退休後,因緣際會而投入原聲教育的行列,運用一己之力號召同事及其學生一起為部落孩子的未來而努力。

1742 期商周商界國師的轉換人生報導台大教授李吉仁,因為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的請託,開啟他關注偏鄉教育不平等議題之門,運用企業界累積的人脈提供的人才與經費,積極想當一座橋樑,縮短城鄉教育與產學落差的距離。

我在幾年前,因為認同原聲的理念而成為原聲的小額捐款人。看到有越來越多人看見偏鄉的需求,運用他們的專才與身邊資源投入陪伴的行列,讓生命的相互交織,成就一個共好的社會,很令我感動。

盛治仁文中最後的一段話:「大家都可以想想,有一天自己不在了,有多少人會真心想念我們,或許是一個自我衡量所做事情有無對人造成正面影響的指標。其實就是近日讀書會共讀書第二座山中所闡述的概念,當我們追求個人幸福取得掌控權功成名就後,是否能從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他人為中心,透過實踐獲得心靈的充實和飽滿。

在孩子上學之後,我一直關注著他們的同儕,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可能的陪伴。在他們小一時,有位同學開學時受傷請了幾周病假,重返校園時有學習落後的狀況,我主動向導師請纓為她做補救教學,讓她能跟上大家的腳步。孩子三四年級時,也幫班上無力支付額外校外英文補習班費用的同學上英文課。

近日有機會在讀書會中分享廖阿貫老師的故事,因為阿貫老師是我學習的典範,期望透過她的行動與原聲的今日的成果,引發大家的關注。我建議讀書會的同學可以找一個自己認同的公益團體,進一步採取行動成為贊助人,或是就近尋找合適的組織盡一份力。後來有同學回饋也想成為贊助原聲的一員有另一位同學則到孩子就學的小學陪伴有需要的孩子。

阿貫老師是原聲永遠的母親,她活在很多人的心裡。在母親節的今日,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共好而努力。

母親節之歌  《Cina 媽媽》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 - YouTube

 

參考資料連結

建中推手打造布農菁英

山給我們撫慰與治療

詩人許悔之 30 幾年避不見面,阿貫老師打開我的心靈封印

原聲 2018 年報

原聲教育協會記錄片花

懷念阿貫老師

 

盛治仁一起唱出新人生 ~ 聯合報名人堂  

最近觀賞了電影「聽見歌再唱」,劇情根據馬彼得校長真人故事改編,描述他如何帶領即將被廢校的原住民小學生透過成立合唱團來翻轉命運,非常令人感動。由於是剛上映的電影,我就不再劇透。

即使您對他們不熟悉,您也可能看過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台灣」紀錄片中,一群孩子們在玉山山峰上演唱「拍手歌」的經典畫面。馬校長成立原聲童聲合唱團,希望孩子們透過合唱得到肯定,從肯定中建立信心,在信心中展現能力。合唱的訓練,培養的是態度和團隊精神,裝備孩子們面對未來的挑戰。

我比較熟悉的,則是南投仁愛鄉親愛愛樂的故事。王子建和陳珮文兩位老師,成立弦樂團,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孩子們的音樂培育工作。負債千萬去買透天厝讓幾十位孩子可以吃住排練,有時一天還要開車六百公里,從早到晚接送練琴。西方樂器和孩子們在東方部落相遇,譜出了動人的音符和生活樂章。團隊在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得到冠軍,個人也因為音樂的堅持而開展了新生命。

他們做的事有幾個共同特徵。一是開始就困難重重,資源缺乏,只能關關難過關關過。其次是開始做的時候,就不求回報,只是一個幫助身邊人的初衷。另外雖然他們教的都是音樂,但孩子們學的則是人生態度。

我相信他們在過程中面對的挫折和挑戰,絕對超乎我們的想像。我更相信如同「牧羊人的奇幻之旅」書中所言,「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看到一群孩子的人生,因為這些老師的帶領而能擴張到不同的境界,真是為孩子們開心,也敬佩老師的付出。

感佩之外,也要學習付出。相較之下,自慚形穢。自己做過的事情裡,絕大多數都是從自我的利益算計出發,利己的多,助人的少。自知做不到這些典範的萬分之一,但希望跟隨他們的正面示範逐漸調整改變。其實想想,一輩子,能夠影響幫助他人,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也是生命最大的福分。這幾位教育工作者以無私無我的大愛,把自己奉獻給孩子們的付出,應該要讓社會上更多人知道,產生更大的激勵力量。

去年閱讀韓第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時,就有深深的體悟。社會上常見的,是以工作職銜、財富、地位或名聲來定義一個人。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比我們做什麼工作更重要。畢竟在參加告別式的時候,沒有人會在意逝者生前的名利地位,想到的都是曾經和自己互動的點點滴滴,以及對他人生命中的影響。

原聲童聲合唱團在「看見台灣」的演出本來是無償演唱,但齊導演還是自己私下刷卡捐了錢給合唱團。合唱團知道後,又設法請贊助人捐回更多錢給齊導演拍片。王子建老師說,要「用自己的人生去換他們的人生」。他們真是一群始終想著如何幫助他人的天使,讓我們看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的具體實踐。大家都可以想想,有一天自己不在了,有多少人會真心想念我們,或許是一個自我衡量所做事情有無對人造成正面影響的指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