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期間讀到商周的報導,有一群無名英雄花了八年重現淡蘭古道,
當時就想有機會一定要去走一趟。當朋友邀我一起上步道學的課程,
其中有兩堂戶外走讀及一堂步道手作課,馬上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授課的徐銘謙老師是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透過她的介紹,讓我了解協會十餘年來推動環島步道路網的努力,鼓勵民眾從家門口出發,找出生活周遭的美麗小徑,藉由雙腳行走與單騎的慢速旅行方式,親身體會沿途的人文歷史,真正的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通過七個國家級綠道主題軸線:淡蘭百年山徑(274 公里)、樟之細路(主線 220 公里,主副線 380 公里)、台灣山海圳綠道(177公里)、糖鐵綠道、水圳綠道、南島綠道與脊梁山脈保育綠道,並將前三條列為優先示範計畫。
西班牙朝聖之路、日本的四國遍路,這都是健行者心之嚮往的路線。現在我們可以先在台灣走一趟台版的朝聖之路──淡蘭古道,領略先人挑著米與茶葉,行走在堪稱古代的北宜高速公路上的自然與人文風光。
步道的九個概念
第一概念、通行權作為基本人權、步道作為公共財
第二概念、將時間與文化的概念導入步道空間
第三概念、步道的靈魂是人:志工與工作假期導入維護
第四概念、交通空間的轉化:挑戰大公路主義
第五概念、步道週邊景觀整體保存:美麗風光、緩衝帶與里山
第六概念、長距離的點線連結與自我挑戰的壯遊
第七概念、爭取城市中人本慢行的權利與空間與節能減碳的行動
第八概念、把自然生態帶回城市:點線面網的保護
第九概念、特許與生態旅遊:兼顧保育與社會、經濟
詳細的資料請閱讀徐銘謙老師在台大 2020 台北步道學的演講記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