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故事志工培訓,老師運用「故事大餐」概念來安排繪本的順序,
對於說故事的新手,練習運用開胃菜、前菜、主餐和甜點的類型來進行,
可說是個易於理解與操作的好方法喔。
賦予每道菜的任務:
開胃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醞釀共讀的氣氛
前菜:凝聚共讀的氛圍
主餐:讓人有飽足感,略有份量(字數較多)的繪本
甜點:原來共讀可以這麼好玩(有互動或身體動作的都很合適)
以實例來說明:
開胃菜(自己的顏色)+前菜(我吃拉麵的時候)+主餐(高麗菜弟弟)+甜點(跑跑鎮)
開胃菜(你一半我一半)+前菜(我們家的長板凳)+主餐(星空下的舞會)+甜點(水果躲貓貓)
開胃菜(水果躲貓貓)+前菜(小象散步)+主餐(阿婆的燈籠樹)+甜點(企鵝體操)
開胃菜(好想見到你)+前菜(夜裡的貓)+主餐(哈利的花毛衣)+甜點(蹦!)
繪本的挑選依照每個說故事人的喜好,以 30 ~ 40 分鐘的故事時間,按照「出菜」的順序朗讀四到五本繪本,不僅吸睛,還能順利引導孩子們進入繪本的世界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