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震宇的臉書讀到一段話,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想起我與陳邁老師的相識源於一場交大浩然講座的演講,
當初就是帶著期待、做好初步功課聽老師演講並提問,
於是開啟了一段與陳老師的美好緣分與回憶。
洪震宇的貼文如下:
收到一封大學老師的演講邀約,希望對大四畢業生有所啟發影響,老師希望我演講我在2016年的著作《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
因為講酬微薄,學校也遠(距離其實還好),老師其實也做了被婉拒的心理準備。
我想了想,沒有婉拒,也沒有答應,而是提供一個建議方向。
我也放部分內容,請未來想邀請我演講(或講課)的大學老師,一些建議參考。
或許,這也是不少講者的心聲。
至少,這是我最低限度的要求,要讓一場演講有影響力,在學生腦中燒錄一些重要影響,有些事先的準備是必要的。
其實我的經驗來自過去的失望。因此這幾年我開始婉拒,或是提出要求,願意配合的老師,也許壓力大,但是現場的效果應該都是精彩的。
當然仔細思量之後,也有很多老師無法配合,我們也就隨緣。
因為只不過是一場演講,需要這麼費功嗎?
其實也看我們希望學生得到什麼?
真正的學習,不是到現場才開始。
費心思準備的過程,也許才是真正的學習。
======================
通常我不會去大學演講。除非邀請的老師做好準備,讓學生不是被動來聽,而是已經帶著期待、做好初步功課,甚至已經準備好問題來跟講者互動。
例如學生已經事先閱讀我的書,或是透過分組閱讀我的書,並進行小組討論,對我有大致了解。
否則講者來到現場,還要花時間自我介紹、吸引學生專注投入(當然講者本來就需要做好準備),但是學生沒有任何準備,當然對未來是被動且茫然,更對講者不禮貌。
但這是老師們需要做好的事情。我花了事先準備,以及移動時間,加上現場的演講,我希望得到什麼?如果看到一群茫然的眼神,我大概也會失望的。
一場美好的相遇記錄了與陳老師的互動,從我參加講座前查資料、獲贈自傳書 《習築.憶往》, 接著以書中內容為題材到孩子的班上說故事,陳老師因為孩子們的疑問與心得而來到小學裡和小朋友們見面.....,當時我們真是受寵若驚。但是讀了上面那段話,我想孩子們已經準備好問題來跟講者互動,而陳老師特地搬來建築模型,熱情地和小朋友們對話,真是讓人感念。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
記得好多年前在主婦聯盟聽淑文的演講,那時候我已經讀過她的《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媽媽的讀心術》、《趁著年輕去流浪》等好幾本書。等到演講結束後,淑文對著我說:「我們似乎是認識很久的朋友。」其實是因為我從閱讀中對她的理解,對於演講內容的回應和眼神都不一樣了吧,那絕不會是茫然的眼神。
被理解是人與人之間很重要的相處元素,我也讀了洪老師的《風土餐桌小旅行》、《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機會效應》、《精準寫作》等書,充分感受到他的認真執著、腳踏實地與充滿使命感,這樣的熱情很值得被看重,我更同意洪老師的觀點,在一通電話或一封邀約信前的準備過程,才能帶給學生真正的收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