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之後,很羨慕作者能四處旅行、工作。
他參與在地人的生活,從食材、傳統理出紋路,設計菜單或提出具體的建議,
過程中蒐羅太多動人的故事,讓《風土餐桌小旅行》的出書是如此理所當然。
用『心』在體會。
《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裡的設計菜單委託與溝通整合地方資源,像是一個開場白。
《風土餐桌小旅行》的第一章描述更多耀忠的故事,作者跟隨著他踏浪採海菜、在野地裡採野菜,拍下取林投葉編成阿美族的便當袋「阿里鳳鳳」。這位「入世」的人類學家走訪耀忠推薦的黃昏野菜市場,做更多的田野調查;到漁港的早餐店吃滷肉飯、喝旗魚鮮魚湯、吃生魚片配辣椒水。作者雖是旅人,卻像是耀忠的好朋友,也像是生活在當地的居民。
這是作者的小旅行,卻是讀者的大旅行。
要有幾天的時間,停留在每個地方。看海聽風,好好地感知當地的風土民情。菜市場裡的陳仔飯糰、阿婆碗粿不能錯過,如果有幸遇到來自新竹北埔的彭阿公,還能吃上兩顆肚臍柑。
「你是哪裡人?」大概是作者最喜愛的提問吧!從遷移的路徑、歷史的考證、地域勢力分配的分合,讓我們更宏觀的看到餐桌上的食物隱藏的密碼。
作者用「心」將這些有故事的人呈現在我們眼前,眼睛看的、嘴裡吃的,都是感官的體會。至少,我們也可以帶著這本書,按圖索驥的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處處的探訪,一攤攤、一家家的品嘗。
319 鄉鎮,各自美麗。
作者任職於《天下雜誌》時,曾策畫過三一九鄉專輯,那一期雜誌讓我印象深刻。
記得二高還沒有全線通車的年代,年後收假從南部返回工作崗位常是一場災難。有一年,晚上十點還開在台三線上,經過卓蘭、大湖,蜿蜒的柏油路車輛稀少,萬籟俱寂,我們的經過似乎是一種打擾,但還是得繼續北上才能回到溫暖的家。開到三灣,時間更晚了,直到出現「竹東」的指標才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後來,帶著不耐長時間被禁錮在狹隘車中的幼兒同行,我們只能改走西濱。在鹿港發現全聯賣場面積超大,趕快讓孩子下來透氣、走動,因為接著經過的線西和伸港沒有合適的休息點。現在超商的覆蓋率高,小孩也長成青少年,早已不愁無處暫停買零食了。
不同鄉鎮的風景從趕路的車窗中溜走,等孩子們大一點,我們開始沿路玩回家。進鹿港龍山寺摸石雕、到埤頭鄉參觀稻米博物館,繞道西螺大橋,順便到老街參觀觀光工廠、買醬油,讓孩子感受不同鄉鎮的風情。有計畫的走訪居住地附近的鄉鎮,更是孩子們國小時期周末的例行活動。
作者的《風土餐桌小旅行》像是深度旅遊指南,既有「餐桌」提供特色美食,穿插人文關懷,讓那些地方各自鮮活了起來。
鹽與言,融合與創新。
「教學、田野調查、寫作與實作,這四個動詞構成我的生活與工作。
四個動詞彼此重疊與循環,瞭解他人的故事,萃取方法菁華,轉換成為寫作與實作架構,自己帶著不同團隊去應用,再整合消化成為教學的方法,進而幫助與影響更多人。
我成為有故事的人,影響更多人成為有故事的人,有看法、想法、有做法、更有說法。」~ 作者臉書
田野調查的一段段觀察與訪談成為素材,經過作者的精煉(調味)而有了新解方,可能是新的商業運作模式,也可能是新的品牌定位,吸引更多的顧客。
作者希望自己是鹽,透過書寫與小旅行的提味,凸顯風土餐桌的原味。如作者所言,這趟行旅越來越偏、越遠,卻越來越有滋味。
「在地挑戰多,機會也多,如何將人文理想與商業經營串連,是我們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不要只是同溫層取暖,不要只是喊口號理想,而是真真切切的經營扎根,如何與市場需求對接,如何整合風土資源,如何創造價值。」~ 作者臉書
我從《風土餐桌小旅行》書中讀到作者的牽掛和關懷,所謂的社會關懷不是指捐款了事,而是誠誠懇懇地走入當地,透過深度理解與交流討論,發展出新的建言。
鹽能吊百味,最後卻隱而不見;故事就在現場,等待新的視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