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邀請一位學校退休的老師來演講,她剛離開教職的第一年還是重複著類似的工作,
例如兼課、從事特殊教育實驗與作義工等,這一年她重新成為學生,從陌生之地再出發。
稱老師為典範太沉重,但在即將面對空巢期之時,老師的生活軌跡可以是我學習的方向。
單是小王子與玫瑰花就可以說上兩個小時,小王子花很多時間維護著『我們』──他與玫瑰花的關係,但這回老師強調的是要如何處理『我自己』的孤獨。
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小時候學國、英、數和才藝,長大後學開車、職場出人頭地、經營美滿婚姻、教養子女和投資理財。在辛苦追求的過程中,可能擁有很多,卻少了快樂。
退休後,學什麼呢?
面對未來,從現在開始思考、規劃和行動。
我想跨越一道想像中的橋的旅程,從老是重複我們習慣的世界,走到一個陌生之地。
快樂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真正的快樂並非來自外在的環境,而是一種內在的能力,一種我們必須學習的生活態度。
老師的這段話,是她退休後的人生思考,於我也是一個提醒,而且我的個性裡也有喜歡變化的因子,『陌生之地』聽起來充滿著吸引力。目前可以參加讀書會、和朋友們一起健走與幫忙錄製教科書等,另一部分和小孩相關的時間表,將隨著他們出門念大學而縮減,似乎可以開發一個新的領域,像老師一樣,從學習(重新成為學生)或是從事一件自己有興趣的服務再出發。
學習有各式各樣動態的形式,不再像孩子們是侷限在學校內。如投影片所說的,在保留自我的獨立性之下,與同伴共學,一起尋找意義和滋養的來源,朝著對自己有意義的方向前進,成為自己所能成為的人。
老師說起自己一年來的嘗試,重新當起學生,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的專業(特殊教育)有高度的聯結,不僅更精進,將來還可以協助更多的人。在教會裡的服事和其他活動,心歡喜、靈快樂,讓生活顯得充實,這是她學習快樂的路徑。而我看到的老師,充滿著活力,積極與人分享她的學習歷程,她還擔心短短一個小時的演講,大家的收穫不多。其實這有點像『師父領進門』的概念,每個人接收到訊息,能夠有多少啟發和行動,要看她當下的狀態而定。我回應老師,有她這麼好的例子走在前面,讓我也很想跟上老師的腳步呢。
好奇、興趣、熱情、嘗試──或許這都是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我們何不先來作作看呢。
以內政部 106 年的統計,國人的平均壽命為 80.4 歲,其中男性 77.3 歲,女性 83.7 歲,皆創歷年新高。
從孩子們離巢後到八十歲,還有二、三十年的時光,開始學習一項興趣或才藝,可能我們的手指不復靈活,記憶力不如青少年,但我們可以用耐心和時間換取學習的成果。
有一位兒子幼稚園同學的媽媽,幾年前開始學古箏,剛開始彈的曲子當然是如鋼琴曲小星星之類的入門曲,這一兩年聽到流暢的樂音,真是學習有成,我直說她是我的偶像。我也上了兩年的書法課,透過老師結構性的剖析和大量的作業練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老師提到目前上的課和以前的專業有正相關,我想起我的另一位讀書會帶領老師,原是輔導老師退休,目前仍繼續在教會裡從事相關的工作。她們帶給我啟發是我也想找一個延續性的活動,除了幫忙錄製教科書之外,應該還有其他能作的事。
如果說『學習快樂』是退休後或孩子離巢後的學習主軸,那我們真的要好好找回如三歲孩童般的好奇心,邀請志同道合的學伴一起嘗試,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習路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