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的呼喚,十位心理治療師的追尋之路(108.11.25)

因為要上旭亞老師的課而閱讀靈性的呼喚一書,

這十位重量級的心理治療師有各自的讓心回家之路,

雖然有很多內容我並不能全然體會,記下部分文字,

作為將來回顧之用。

 

經過統計,這十位心理治療師僅有一兩位從佛法裡連結到心理治療,其他大部分人的靈性體驗大都來自天主教或基督教。如同其中一位張達人心理師在文中(P.158)提到,曾聽林信男教授分享靈性經驗,講了許久,感覺只能意會、無法言傳。林信男教授認為的靈性經驗,卻沒有對這個體驗再說的更清楚一點。或許講的太明白,反而失去靈性的原味了

有些文字在閱讀上感覺有點隔閡,就來說說自己比較認同、有感覺的部分。

楊蓓在佛法中,我看見心理治療的章節中提到:「關於神聖經驗,我認為是一直都存在於人的生命當中,無論是以佛性、神性或自信的名稱。只是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現世的社會究竟提供我們什麼樣的材料、資源,讓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機遇。信仰是一件很個人的事,但因楊蓓的興趣與好奇,慢慢將信仰與工作結合在一起。

人的身上綜合了各種因素,如果要從心理的角度去切入一個人時,我們就會碰到他的社會、歷史、文化。因此人的生命與生活交織起來的那一個交織點上,最能夠體現出來的應該是文化,因為對於心理的部分,我們有時比較難捉摸。這裡提到一個有趣的點,例如楊蓓跟一些婦女工作的時候,問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年夜飯在哪兒吃?是回娘家?還是留在夫家做年夜飯?不料這樣的問題竟引起一大串故事,由此可知年夜飯這件事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認為這其實是反映出婦女的婚姻與夫家的連結狀態,我們這一輩與現在年輕一輩的年夜飯形式或是用餐地點已經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社會氛圍改變的呈現。

穩定與觀覺知──心理治療在做的事

止的原則是放在穩定上,一個人穩定之後才有觀的能力。

全世界有三大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是殊途同歸。一般來說,在心理工作的過程中會由止入觀,先將談者穩定下來。尤其在進行社會工作時,服務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弱勢或是狀況很脆弱的人。年輕時會想盡辦法安定對方,但是開始禪修之後,楊蓓發現最重要的是工作者自己本身安定的氣氛與氣息,而不是我們用了什麼言語或肢體語言。如果工作者是安定的,是清淨的,那麼對方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展他自己,這是一點都不玄妙的事,它就是會發生。

這一段話對我很受用,父母親的安定與否,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得到。

面對孩子的不穩定,不安數落與究責,似乎都是無濟於事。當我將注意力轉回自己,哪些是與我有關的?我的身分角色裡承載了哪些東西?

釐清之後得到一種安定,相信孩子自然會解決他的問題,覺知自己與環境。

楊蓓的建議是老實修行,那是唯一能做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