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巧遇一位年輕的媽媽朋友,她的孩子今年即將上小一。
她說幼稚園發下小一入學的建議文具採買清單,大約一千元,
我聽了之後真覺得不可思議!
書包是一定要的,鉛筆與橡皮擦是必備品,其他文具如彩色筆或蠟筆,等需要用到時再買,因為每位老師的要求不盡相同。幼稚園也是貼心,幫媽媽們整理好,如果和附近店家合作來個『小一入學包』,或許也很有商機呢!
這位年輕媽媽在社區裡也有幾位同為全職媽媽的朋友,孩子們一起上小一。她說其他人已經開始物色安親班,讓她很徬徨。我有點納悶,安親班不是為了方便上班的家長們而設立的嗎?她說即便是全職媽媽,大家還是認為應該把小孩送到安親班『學習』,英文課和各種才藝課,應有盡有。
我的想法是孩子學習的時間非常的長,從小一開始、國中、高中到研究所,不必急於把孩子的時間全部填滿。這一路下來,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越來越多,與我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中、低年級的『空白時光』是非常寶貴的。
對小一生而言,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建立良好的習慣 ── 好好地寫完作業(通常可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內完成),接下來就是媽媽發揮的時間了。只上半天課的四天可以固定安排四種類型的活動,例如有一天到社區附近健行,或是搭一段公車,和媽媽一起探險,順便來個母女的下午茶約會。也可以找一個手做的主題,如烘培或折紙等勞作,讓孩子動動手。以媽媽擅長的或是從一些共學團體找靈感。做這些規劃的前提是媽媽要有一顆安定的心,只要孩子學習動力俱足,不必過度擔憂『輸在起跑點』。
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在自傳裡曾特別提到與外祖母莉亞相處的珍貴時光,莉亞會帶著法蘭克到附近的木材行購買廢木塊,回到家後把形狀不一的木塊倒在廚房地板上。這些零碎的小木塊變成法蘭克的幻想材料,莉亞和法蘭克一起坐在地板上,建造假想的建築物、橋梁,甚至是整座城市。法蘭克表示開始思考成為建築師的可能時,他聯想到在外祖母家的地板上用奇形怪狀的木塊搭建東西,他說:「那是我這輩子玩過最有趣的事。」
外祖母會在每星期四到市場買一條活鯉魚,帶回家後放進注了水的浴缸內。法蘭克經常陪莉亞去買魚,回家後就盯著在浴缸裡游來游去的鯉魚,整個人看得入迷。到了星期五,那條鯉魚就會消失,然後出現魚丸。雖然法蘭克過了很久都沒有將鯉魚和魚丸聯想在一起,但是對鯉魚的強烈印象一直留在法蘭克的腦海中。魚的造型在他的創作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全都歸功於幼年時期觀看外祖母的鯉魚的經驗。
課堂外的學習永遠比課堂內的學習有趣,從戶外活動中體驗的手眼協調、與大人共處的多元經驗,都是未來日子裡的珍貴養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