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陳邁老師(104.5.30)
「對設計工作者而言,因被讚賞所得到的鼓勵,
能激發出更大的動能,不斷自我要求、精益求精,
比任何物質的補償,更具驅動力。」
《習築.憶往》 P.57 ~ 陳邁

最近陳邁老師再度和我談起建造台南天主教學生活動中心的這段過程,那已經是五十幾年前的往事,但是仍讓他記憶猶新。從《習築.憶往》的描述中,賈神父有著懇切的態度、開放的心胸,對於活動中心的功能需求等細節提供詳盡的說明,讓老師不僅可以因應所需,同時可以盡情發揮所長。

老師提到現在的工作模式大約是「說一動,做一動」,業主提出需求,大家盡力達成任務。反觀與賈神父當初的互動及自己工作的態度,不僅要完成所託,還期望能做得更好,因為受到讚賞所激發出的隱形力量,讓當時的老師對工作的完成度有著更高的期許。事實也證明當初的學生活動中心凝聚了許多莘莘學子的生活與學習,在四、五十年後的今天,當日的青年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有很多人每年相約在神父生日時,從各地專程回到台灣為神父慶生;他們更感念老師建造了這麼一座生活的堡壘,成為他們年輕歲月中遮風避雨的好所在。

在我與老師的互動中,也充分感受到老師懇切的特質。他從不吝於誇獎我小小的特點,每個人都想聽到讚美,尤其是發自內心的,更會因此想要成為更好的人,並將這樣的互動模式複製到日常生活中。

為什麼我們會想成為更好的人?為了不讓別人失望?雖然這不會是全部的理由,但不可諱言的,面對欣賞你的人,會讓人激發出求好的心。我想起的反例是當我嫌棄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時,到了最後,孩子會說:「如果你那麼厲害,那就全部由你自己動手做吧!」姑且不說被嫌棄的人自信心降低,結果更是乾脆撒手不管了。所以一個愛嫌棄的人,身邊不會有親密的戰友,大家避之惟恐不及呢!

欣賞我們的孩子,如同賈神父之於老師的合作關係,成為孩子的伯樂,適時合宜的讚賞,更能激發他們的潛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陳邁老師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