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四個層次(103.4.27)
最近上了幾堂課,不約而同地都提到溝通的四個層次,
溝通是生活裡隨時都在進行的事,並不侷限於讀書會中,
熟悉四層次的精髓才不會有雞同鴨講的情況。

溝通的四個層次:
1。事實的陳述(客觀性問題):看到和聽到的,不猜測、不推論、不評斷
2。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感受性問題):角色的體會與情節的感受
3。轉換立場(詮釋性的問題):理解與同理別人,由故事連結讀者的生命經驗
4。啟發(深探性的問題):省思後的啟示


以孩子回家報告同學打架為例
1。誰和誰打架:A 同學和 B 同學,爭執的細節
2。A 同學覺得怎麼樣 ? B 同學覺得怎麼樣?
3。你對他們打架有什麼看法? A 同學是對的嗎? B 同學是對的嗎?
4。打架是一件好事嗎? 你覺得打架可以解決問題嗎?

[小五]說故事時間 ~ 故事接龍(103.4.23)
好想要一個娃娃為例
1。小兔子小可從森林裡帶了什麼東西回家?媽媽對小可說什麼?
2。小可擁有了娃娃有什麼感覺?
3。豬小妹失去了娃娃有什麼反應?如果你是豬小妹,妳會怎麼做?
4。如果別人撿到你丟掉的東西,妳會怎麼做?

讀書會的帶領提問非常重視層次,應用在生活裡的對話也很有幫助。我發現兩個孩子看完故事書之後,對於第一層次的描述最為擅長,他們可以鉅細靡遺地說出情節的發展。但是有時面對我突如其來的問題卻很難回答,例如你覺得哪一段故事印象最深刻(第二層次)或是對某一段情節有什麼看法(第三層次),看來還是得從頭出發才能讓孩子真正理出頭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