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特許時刻〞(112.5.4)

兩位專攻溝通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主動接近陌生人,

要求對方協助做一項問卷調查。

#桐花也有特許時刻

 

他們按照標準方式徵詢路人,只有 29% 的人同意幫忙。

但這兩位科學家想出一個不必花錢就能提高成功率的方式,攔住第二群受試者,互動時一開始先問:「您認為自己樂於幫助別人嗎?」幾乎每個人(97%)稍加思索後都回答:「是!」

在這個特許時刻,受測者已經在心裡同意,並公開確認自己樂於助人的個性後,研究人員趁機要求對方協助填寫問卷,自願參與的比例提高到 77.3%

「您認為自己樂於幫助別人嗎?」這句話順利完成鋪梗作用。

另一個推廣新消費性產品的實驗,在「您認為自己具備冒險精神,是個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嗎?」的鋪梗後,願意接受試用的比例從 33% 提高到 75.7%

★ 鋪梗是一種欺騙嗎?或是一種花招?其實它的關鍵是成功地轉移注意力的焦點。研究人員成功地營造出特許時刻,讓受試者將注意力焦點鎖定在樂於助人,又怎麼好拒絕做問卷的請求呢?

不做問卷,也能運用〝特許時刻〞嗎?

★ 假設一個期望小孩收拾滿地玩具的場景,媽媽說:「你剛才幫媽媽拿水果到廚房,放到櫥櫃上,真是謝謝你。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會把東西放到定位的小孩嗎?」

如果鋪梗得到小孩的確認,便可以引導、協助他一起收玩具,否則媽媽就可以想想下一輪的鋪梗。

現在身邊已經沒有小小孩可以做實驗,不過當你想讓別人配合你做一件事時,與其直接下指令,倒不如思考如何轉移注意力,營造出特許時刻,達成目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鋪梗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