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知道,弟弟從來沒有不想努力。」
「我在他身上一直看到求好的心,但或許年紀真的還不到,這時最能給他鼓勵支持的人就是我。」
「大多數人面對事情不如預期時,往往都是先爆發負面情緒,然後否定自己又否定別人。...但我在低潮中絕對不亂開口、絕不說洩他人志氣的字句。」
以上三段話來自蔣雅淇所著《看見百分之一的希望》。
【孩子其實很想努力,管好我們的口】
蔣雅淇在書中提到小兒子從小發展步調較慢,曾讓她憂心,到小六時竟拿到發明展金牌。書中細細寫出一位媽媽,如何以堅定信念,用正面的語言陪伴、等待,讓孩子摸索出自己的方向。
我回想起女兒學了幾年鋼琴後識譜能力很好,但她對吹奏樂器的掌握度沒有信心。國一時我鼓勵她考進管樂團的 A 團,和高手一起學習,不要和 B 團再從基礎學起。剛進 A 團時,她是團裡年紀最小的,透過每周的團練挫折和更多時間的自主練習,經過一學期才漸入佳境。
那時每次送她參加團練,總是要給她心理建設,下課時為她帶個她愛吃的紅豆餅。在樂團六年,女兒長成一個體恤初學者的學姐,為他們準備樂譜、帶領自主練習,更成為指揮老師可靠的左右手,分擔團務。
我常提醒自己不要隨便對小孩貼上「不努力」的標籤,或是過度放大自己的擔心和焦慮,讓小孩也陷入「自己就是做不到」的認知中,實際行動的陪伴,讓我看到美好的成果。
【人不說話會怎麼樣呢?】
在尚.亞畢伯所著《好聲音的科學》中,提到腓特烈二世和他的野孩子實驗。這位十三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會七種語言,他想知道出生後沒聽過人話的孩子們,第一句話會說出什麼語言?
他命令人將嬰兒帶到皇宮各自隔離,只給予基本照顧,但不能對他們說話。經過四年,孩子才被允許接觸其他人。結果孩子們都不會說人話,只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智能不足且沒有活過成年。
這是一個極端且殘忍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說話」也是一件重要的事。蔣雅淇提到在晚餐時,會先分享自己當天作了什麼,讓孩子積極參與她的生活、瞭解她的想法。有媽媽的示範,兒子、女兒也會搶著分享見聞,這是她持續用心經營的一件事。
【分享與表達需要刻意練習,且早點開始】
我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帶著出門就會適時介紹眼前的景物。等他們上幼稚園回家,我會問:「今天上些什麼課?舞蹈課作了什麼動作?隊伍排成圓形嗎?你喜歡上舞蹈課嗎?」除了引導他們回想和表達,我也會說說自己當天做的事,或是以故事來帶入想對他們說的道理。
起先是女兒嘰哩咕嚕的回答,兒子卻插不上嘴。到了小學階段,慢慢地兒子也會加入我們的對話,雖然不像蔣雅淇他們家,要靠骰子來決定發言順序,偶爾我也要主持公道,讓兩個人都有機會說話。
多年以來,孩子們已養成和家人分享日常的習慣,現在出門在外求學,不時會傳來上課的精采投影片和同學打瞌睡的照片、晚餐的丼飯菜色和解不出來的程式設計題目、發表對同學作為的看法。「愛說話」的習慣要從小刻意建立,我們才有機會參與他們的未來。
#本篇文章投稿至洪雪珍老師的寫作社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