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日行20哩,屢屢被拿來作為堅持習慣的代表。
但是你知道史考特的探險行動不全是為了到南極插旗,
而有更遠大的野心,他發現了古老植物「舌羊齒」化石,
成為支持達爾文演化論的重要證據。
我不是要來踢館的,但總覺得史考特常被拿來做為「失敗者」的代表,他應該也不太開心吧!
吳淡如在 Podcast 中也提到企管大師 Jim Collins 以阿蒙森的作為,來彰顯紀律的重要性,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持續不懈的習慣有助於成功。但史考特的「天氣好拼命趕路,而氣候不佳時則休息」, 依據《科學人雜誌》的報導,史考特團隊的科學家們熱衷於研究而繞道,他們在冰河間探勘研究古生代化石,還有帝王企鵝的胚胎是否有爬行動物牙齒的演化遺跡……。所以用「休息」來對比,不是適切的說詞。
來比較兩支隊伍對交通工具的選擇和補給站的設立。
史考特團隊有六十五個人,十七匹中國滿州小馬,三十條狗和三輛機動履帶雪橇。一匹小馬可以馱八百公斤,但小馬的馬蹄會深陷在雪中,前進速度較狗慢很多。靠皮膚排汗的馬兒在雪地裏一出汗,全身毛皮結上一層冰,對健康傷害很大。史考特只在南緯八十度存放大批食物和用具,只插上一面旗就返回伊文斯角基地,回程時在離補給站 18 公里處停下腳步,沒能取得物資,導致全軍覆沒。
阿蒙森團隊只有八個人與一百多隻狗。一條狗只能馱五十公斤,經由舌頭出汗的狗,皮毛不會結冰,在零下四十度的風雪中也能好好地睡覺。阿蒙森在南緯八十度、八十一度與八十二度分別建立補給站,他不但在補給站插上一面大旗,還沿著東、西兩個方向每隔五百公尺插上一支旗,共插上二十支旗,方便回程時的辨識。
1911 年的南極探險,至今已經過 111 年,這段歷史不斷被後人拿來討論。企管大師 Jim Collins擷取他需要的視角,而拉森(Edward J. Larson)在《科學人雜誌》以南極英魂為題,來闡述這場極地的科學研究之旅。
如果我們將探險過度簡化成一場競賽,這當中似乎錯過了什麼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