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村的草地上,立了兩座小企鵝們,
是圭窯新彩燒陶藝工坊陳威恩老師的作品。
名為《餵養》的是一對企鵝父子,
圓滾滾的身材很是可愛。
他們在說些什麼呢?
「餵養」的習慣來自面對嗷嗷待哺的小嬰孩,他們真的需要大人的時時照拂。隨著時間的遞移,長成小孩、青少年、青年......
在孩子們上大學且離家住宿之後,讓我特別有感觸。現在的「餵養」又是什麼形式呢?
這兩日讀了張曼娟的《以我之名》,其中《我的單身小事》提到她對伴侶的想望,是「為我掌燈的陪伴,讓我在中年渡口穩當前行。願意為一個人穩穩掌著不滅的燈火,陪伴他度過許多暗沉無光的時刻,這樣的恆毅力才是真正的感動與奢侈的浪漫。」掌燈的陪伴,用來形容與孩子間的相隨亦是貼切。
我很慶幸多年來餐桌上的「餵養」,帶來每日的「精心時刻」。先不用想著同理心或是各式的教養法,猶太媽媽、德國媽媽怎麼帶小孩,我們需要的只是看著孩子的眼睛(這是太老掉牙的建議了),用心體會話語的含意,不急著批判、給建議(管好自己的口),只是單純的聽。
最近讀書會群組裡傳來八三么樂團的《老媽最常說的一句話》,碎碎念好像是本能,其實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幫他照亮眼前的路,讓他自己做選擇吧。
感謝孩子們,豐富了我的生命。
831 老媽最常說的十句話,影片請點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