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鄉長黃正彪在臉書貼文,以修復現有損壞無法使用之木棧道為主,
完成交通部補助的文林、飛鳳古道修復計畫,未來還會整合周邊古道。
我們就來驗收鄉長的修復成果吧。
這次是環形路線走一圈,大部分的路徑都有樹蔭,或是走在竹林裡。
車子可以停在鄧雨賢紀念公園對面的公有停車場,目前沒有收費。
筆直的樹搭著藍天,令人覺得心曠神怡。鄧雨賢紀念公園的後方緊鄰著芎林國小的附設幼稚園,想像孩子們放學後還能在這兒玩一會,應該很幸福。
有幾棵阿勃勒正盛開著,不走古道也可以來賞花。
停好車之後,就可以安心的往文林閣方向走,走到文山路 322 巷的巷口,看到「文林生態古道」的指標。
往巷道裡走一小段路,即可看到「紙寮窩登山口」的指示牌。路口就有古道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標示,古道的入口(起點)在鄧雨賢紀念公園那一頭,文山路 322 巷這裡是出口,所以木樁的標示是 2400 公尺(古道全長)。
古道整理得很好,大部分是碎石子路,有幾段舖上水泥。
比較陡的路段則作了木棧道,走起來就輕鬆多了。
行走於古道間,一抬頭,滿眼的綠意,聽著夥伴們談天說地,專注於腳下,有一種清明的感覺。
來到第一個涼亭處,穿過涼亭的那一條步道才是文林古道,回到 322 巷登山口。
涼亭在照片的左側,「鄧雨賢公園」的標示躲在「新埔」的後面,如果走得太急,很容易錯過喔!
文林古道的竹林很多,防蚊液是必備品。
木樁的里程數越來越少,因為我們是從終點往起點走。
「前有斷崖」的貼心提醒,但其實路面夠寬,不需要太擔心。
兩個人無法並行,但是一個人走是綽綽有餘。
來到第二座涼亭,可以登高望遠,還有木頭桌椅,若是大家要分享點心也很方便。
我們要回到登山口(步道 2400 公尺處),所以不往鄧雨賢公園(上行),而是要走右邊的下坡,才能回到 322 巷的登山口。
左上的路往鄧雨賢公園,我們往右邊的路徑下山。
看到下山的指標了。
過了這一段很長的階梯,就快回到登山口了。
最後一段石子路。
和大鄉自然步道一樣,要穿過民家,才能回到登山口。
我們從建築物的後方繞下來。紙寮窩登山口的標示在馬路的對面喔!
鄉長說的 ~
🍄歡迎大家有空多來芎林走步道、吸收芬多精🌳、增強免疫力
🍄運動是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