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老師接受新竹錫安堂袋鼠媽媽讀書會的邀請,分享「非認知的關鍵能力--努力」。
父母常覺得孩子在他們最關注的課業上不夠努力?孩子卻認為自己已經夠努力了?
這形成親子衝突的起點。究竟什麼是努力?父母的心態需要調整嗎?
「非認知的關鍵能力--努力」直播連結 在此 。
非認知的關鍵能力是哪些能力?
認知能力為語文、數學和邏輯思考等等的能力,是我們從小到大在學校裡學習的,都是學校考試的科目。
而努力、專注和毅力等即為非認知能力,在過去被認為是品德教育,現在我們可從科學的角度,探究其內涵,思考如何用清楚的指標衡量,具體落實於生活中,這些非認知能力也會發揮其關鍵的影響力。
「努力」和「能力」有什麼不一樣?
「勤勞」和「善良」都是我們的座右銘,勤勞踏實、一直不斷的努力向上和拚搏的人生,努力的精神被代代的教師和學子們傳遞下去,社會上卻很少讚賞一個人的能力與天份。
能力受到天份的影響,是固定的,做得到就做得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因此西方教育是順勢而為,採取選修的方式,鼓勵孩子從事有興趣的事務。
東方的教育強調的是努力,雖然做不到,再努力試試看。
什麼是努力?
「努力」隱藏在我們的文化底蘊裡,它是修養(一生努力的目的是使自己達到自我完善)、工具(努力是有效的,它是獲取成就的一項有效的工具)和義務(努力是一種義務,它是學生應盡的本份)。
「努力」是動機到結果之間的一段心路歷程,是內在的、可控制的,但是有不穩定性,而且和學業成績有很大的關連。
「努力」可分為三部分:方向、強度和堅忍度。
方向:一種自我期許或標準,例如小孩五分鐘做完作業,媽媽覺得時間不夠。--> 達成組織(老師或上司)的要求
強度:媽媽覺得五分鐘太短,時間應該更長。--> 付出心力的強度有多少
堅忍度:媽媽覺得作業錯誤百出,這次還是沒有解決上次發生的問題。-->長時間的堅持,跨越困難
父母和孩子對努力的認知差距
自我要求不夠、回家後的休息太多、讀書時間太短……
學校和家庭是不同的場域,孩子需要緩衝和預備,才能再進入努力的狀態。建議父母用方向、強度和堅忍度三個面向來檢核孩子的努力程度,而不要用「不努力」來概括孩子的行為。
如果孩子已經付出心力,更不要用「下次更努力」來回應,很容易因過度要求而產生彈性疲乏的反效果。
「努力」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有哪些?
結語
肯定孩子在某一個向度的付出,不再以「不努力」來評論。
努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父母可以透過提問與師長的檢核,讓孩子提高自我要求的標準,培養孩子從他律轉化成自律。
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努力並不能保證結果一定符合預期。觀察孩子是否能夠享受過程,父母的鼓勵可促使孩子朝向盡其在我的努力前進。
東方文化裡孜孜不倦的力量就是一股努力的力量,採取不緊、不急的態度才能走得遠,父母的陪伴和讚美可以讓孩子在紮實的態度下,願意長時間的堅持,伴隨生生不息的力量走向未來。
直播後有三個討論的題目:
一、分享自己孩子專注在做的一件事。
二、你如何幫助孩子自我要求做好一件事?
三、如果孩子遇到困難,你如何幫助他?
我的感想與啟發
用方向、強度和堅忍度三個面向來檢核努力的程度,是很科學的方法,能夠有效幫助父母不再籠統的評論孩子,拋開總是覺得孩子不夠努力的看法,從細節的觀察與分析中,找到孩子的用心處。孩子只要在某一個面向表現好,就應該獲得嘉許,是一個很實際的建議。
這場直播對家有幼兒的父母特別有用,尤其是從幼稚園跨進小一的階段,孩子需要適應從沒有作業到進入正軌的學習歷程。父母從方向、強度和堅忍度來協助孩子,是更具體的作法。
孩子們明年即將離家念大學,我們已經一起走過漫漫的學習期,現在才聽到這場演講,有點為時已晚的感覺。如果早點知道可以分三個面向來評估,可能母子之間的衝突會少一些。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努力是永遠不會有止境的,讓孩子樂在學習(包含課內或課外的學習),是我們可以送他們的禮物。
後記
非認知的關鍵能力研究是駱老師博士論文的一部分,她花了四年時間才得出如此具體清楚的向度,朋友和我都覺得應用在親子關係上很有幫助。期盼我們的孩子能從滿足他人的要求,轉為自我的要求;而且在努力的當下是享受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