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閱讀筆記4:第三人生自己設計(109.2.28)

閱讀一本書是一個機緣,有時書放在我們面前也無意翻閱,

隨著時間的遞移,生活裡點滴事件的累積成為閱讀的契機,

讓我想起書架上芳玲女士的這一本第三人生自己設計

 

第三人生,是假設我們能活到台灣今天的平均壽命八十歲,那麼從五十歲開始到八十歲之後,即為書中所稱的第三人生。

芳玲女士的年紀剛站上五十歲的這條界線,過去幾年,她一直走進別人第三人生的故事中,發現裡面蘊涵的豐富寶藏,出版了遇見未來的自己等書籍。現在她想做一位好嚮導,在第三人生自己設計書中提出多面向的思考與總結,讓每個人盤點自己優勢與缺口,加上自己的獨特性,設計自己的第三人生。

在書封上有一段話 「不做決定的人,是沒有東西可以引導他的;而做決定的人,通常十年後,你會看見當初那個決定,怎樣引導他走過這十年。」  

每個人都會變老,差別在誰有想法和行動

本書分為六個章節

第一章  做一份彈性又快樂的工作終老

第二章  未來的家新家人關係和居住創新

第三章  你需要高年級和低年級的朋友

第四章  不是只有你痛親人修合是遲早要醫好的病

第五章  時光不會平白流逝

第六章  照顧心靈,作自己最忠誠的朋友

在第一章當中,有一段話很得我心,並且特別適合送給即將從工作崗位卸任的上班族。

退休後只是學習,沒有平台可以繼續貢獻,我們的學習會變成有進沒有出。而我們的一身功夫還在,光坐在圖書館內閱讀書報雜誌,跟背著書包聽耳機做功課的學生,同進同出,這對我們來講,有可能不是很好的感受。

很多持續工作二三十年的上班族認為,退休後就是要四處遊山玩水,好好享受生活。有位階的管理者,更是失去舞台,除了家人之外,不再有可以指揮的部屬。其實離開職場後,有可能每天張開眼睛,不知道自己今天要做什麼,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

回想自己離開職場,那時兩個孩子仍在襁褓期,每日面對只能以哭聲表達需求的小嬰兒,生活上的勞務很多,身體的疲累可以靠睡眠補足,但心理的調適是另一個挑戰。

以前的工作型態是 7-11,雖然發生狀況的時候不多,卻是屬於七天24小時 On-Call 的狀態,只不過我有幾個子弟兵,系統運作有問題時,還能夠找人先上線處理。

辭掉工作後整日與兩小孩為伍,不需要再開跨部門的會議或與廠商接洽聯絡,手機也鮮少響起。我常常會走到家用電話旁,檢查線路是否OK,因為很少有鈴聲出現。同事們仍在上班,生活型態完全不同調,好像從工作場域的抽離也切斷了某一些連結。

隨時孩子們的成長進入學校,志工服務讓我與其他的媽媽開始橫向的連結,擴展生活領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個層面的意義是再次對社會的貢獻,畢竟我們受的教育與能力還是有發揮的舞台,喝下午茶或只是追劇會讓我覺得空虛,反而會有恐慌感。

雖然我不是退休,卻對芳玲女士上面那段話特別有感,因為心路歷程很相似。

不論什麼年紀,保持你是學徒實踐者,也是大師

初踏入社會時,薪水不是重點,跟到好師傅才是重點年過五十後,薪水是重點,但是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可以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書中認為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學習收穫與傳授的經驗,要讓學徒實踐者大師這三個角色三件事情繼續在生活裡運作。她舉了兩個例子,其一是一位大學退休教授,從台北舟車勞頓地到南部去教書,因為不管是學術技藝或是生活智慧的傳承,本身就給人莫大的鼓舞,也是熟齡人士熱衷的事。其二是公東高工退休校長黃清泰先生,他是台灣重量級的木工專家,任教時調教出許多木工高手,退休後在台東地區開設木工教室,還把 3D 列印雕刻技術加入課程中,這樣的第三人生,讓他繼續成為學徒實踐者和大師。

我的讀書會帶領老師馬各老師就是詮釋芳玲女士這段話的最好例子。她的專業已經到大師的層級,退休後再到神學院進修,成為學徒,現在受邀成為神學院的講師,並持續在教會裡服事,不僅僅是利他,成就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不管自己在專業上是否到達大師的階段,我認為持續學習是退休後的一個重點,不只是打發時間,而是保持一種生活的動力。如果能像上面提到的三個例子,連結到自己過往的專業技能,會讓退休生活更有目標更愜意。

在第四章不是只有你痛,親人修合是遲早要醫好的病寫了兩段關於失能的父親哥哥和芳玲女士的尋根之旅,回到故鄉彰化埤頭鄉竹圍村與父親曾當學徒的嘉義,現在讀來頗有共鳴。

今年過年的家族大團聚在高雄舉辦,當天用餐後我的父親指名要到西子灣和旗津一遊。平日母親要出門旅遊,他總說台灣的風景大同小異,提不起興致。原來這次的主動出擊,是為了緬懷年輕時候的記憶,而父親的舊地重遊也讓我們知道很多歷史故事

最後節錄幾點在第三章你需要高年級和低年級的朋友的建議,做為自己的提醒。

從年輕人身上學到的事情

1。不要對他們訓話,要聽他們講話。聽完,再看看要講什麼,但不論說什麼,不要讓對方覺得早知道就不要講

2。不要總想勸服年輕人,試著接受他們的意見,做做看。

3。對愛發脾氣的,甚至飆出髒話的,不要說你太情緒化,要說你要有禮貌,這對你的工作會有幫助

4。每週都想辦法找具體的事情誇獎他們,越明確越好。

5。年輕人不會因為你講什麼而敬佩你,會因為你的作為,來決定要不要敬佩你。所以你要帶子弟兵,就要成為夠好的人。等子弟兵成熟了,你要成為更好的人,不然就沒有東西讓人追隨了。

arrow
arrow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