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也可以是集體行動(111.10.5)

出了電子書之後,開始推書,

在親朋好友的捧場之後,

進一步思考如何推廣自己的理念。

 

從自家人要往外擴展到第二層,在沒有出版社的加持下,素人出書確實會遇到很難打開知名度的困境。但這個過程本來就是一個「 J 」型曲線,既然開始嘗試走上這條路,可以花三年或五年來努力,看看我們可以走到哪裡?

最近孩子的一個同學家裡發生變故,家中的經濟支柱發生意外,因為照顧等因素,同學有了休學謀生的念頭。我聯絡在同校擔任教職的大學同學,請他通報該系所,系上的導師馬上接手處理,表示可以運用校方的急難救助金幫助同學。我想如果有必要,我也可以提供系上給予必要的援助,讓孩子熬過這個難關繼續上學,將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我決定把大部分的電子書收入用來做公益,賣出越多的書所得越多,力量越大。

當然也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但是商業周刊1716 期《千億董座街頭賣藝行善 彭双浪50歲後的超展開人生》的報導,提到彭双浪與友達高階主管組成的「WOW SAX 薩克斯風樂團」,以街頭賣藝的方式籌措協助尖石鄉那羅部落蓋籃球場的經費,從每場幾千元到幾萬元的收入慢慢累積。其實他們大可以自掏腰包,相信高階主管們很容易就湊到幾百萬。但是彭双浪希望透過募款,讓更多人從知道到串聯、被啟發,進而啟動眾人的善意,共同來完成這件事。行善也可以是集體行動,而你們也和我一起走在行善的路上。

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可以買來一讀,孩子已經成年的人可以推薦給合適的朋友,至於家裡有小學生的父母可以買來先修,因為我提供了從幼稚園就開始和孩子對話的經驗。傾聽的習慣從來無法速成,而是伴著孩子的成長,一點一滴的累積。

誠心許願,心想事成!

#兒子的話

「一位青少年在大學前與爸媽情感交流的程度和質量,決定了他離家後與父母的關係和互動模式。」這是我上大學後,觀察身邊同學所發現的現象,這與媽媽所說的「情感存摺」不謀而合。

很慶幸,我成長的過程中,在「情感存摺」裡,累積了足夠的存款。尤其在高中時期,媽媽為我存入的一筆筆「信任」、「理解」和「傾聽」。這些都在我離家後,成為我的資產,使我在情感方面,成為一個相當富有的人。」

這本書是一個媽媽與孩子對話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生活樣貌。期待分享這些過來人的經驗故事,提供給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參考。

#《掌握溝通的關鍵期》電子書在 Pubu 電子書城,請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