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楚文的《提問力》以提問來區別優秀與平庸的人,
她認為優秀的人找解方、平庸的人找嫌犯。
其實提問的目的是讓人想回答,達成溝通的目的,
找解方=以未來的角度,思考如何改變現況。
通常我們習慣用「為什麼」來作為提問的開頭:
「為什麼」考不好?
「為什麼」經理要針對我?
「為什麼」我表現這麼差?
「為什麼」帶著質疑、自我譴責、究責的意味,像是在「找嫌犯」似的。
這是誰的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狀態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
改變提問的方式,思考的方向就會不一樣喔!
為什麼經理要針對我?=> 我要「如何」讓經理稱讚我?
為什麼我表現這麼差?=> 我要「如何」提升作簡報的能力?
改用「如何」來提問,試著找解方。重點放在「如何」,帶著對未來的期待和改變現況的行動感。
能把危機化為轉機嗎?
該怎麼做才能脫困?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有句話說:問題不會被解決,我們只是要改變看問題的觀點。練習從「為什麼」到「如何」的提問,轉化思考的方向,以行動改變現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