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Meet 分享會(110.6.11)

高中實體讀書會結束後,這是首次邀請同學上線,

各自分享一句話一本書或是最近剛追的一齣劇,

順便也來紓解三級警戒下的生活壓力。

 

我的 Meet 分享會(110.6.11)

未生換位思考

未生》(韓語:미생未生 Misaeng,英語:Misaeng)為韓國tvN自2014年10月17日起播出的金土連續劇,是開台8周年特別企劃。改編自尹胎鎬的同名網路漫畫,以職場新人的視角描繪職場人們的面貌,被稱為「工薪階層教科書」,該漫畫曾獲得「韓國文化大獎 - 漫畫環節總統獎」、「韓國國會大獎 - 最佳漫畫獎」。  ~ 以上來自維基百科

第一位同學分享十六集的韓劇未生,她說這部劇沒有大卡司,劇情卻很吸引人。描述韓國大企業的職場生態大男人主義上班族的壓力等。她認為很多事情都在一個比較的平台上,會有真正的公平因此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相對非常重要,她也會推薦孩子一起來看這部韓劇。請參考 Cheers 雜誌的文章

媽媽要學會對自己最好

第二位同學目前仍是上班族,在疫情期間,家有指考生加上在家工作的家人,她被工作進度和為家人備餐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因此她是特別撥出時間上線,想來透透氣。

另一位同學以近日自己到超市採買的經驗回應,當她推著一車蔬果與用品結帳時,老闆娘突然對她說媽媽這麼辛苦,要對自己最好。」聽到這兩句話讓她有點驚訝,像是近日警戒日子裡的一道暖流,讓她覺得被理解,希望這句話也可以鼓舞到其他同學。

我的 Meet 分享會(110.6.11)

從歷史的災難中體驗平安日常的美好

電影改編自加拿大華裔女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發生的地震,將唐山市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難以彌合的情感困境,但一家人終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時重逢且釋懷。文字與照片來源 ~ 維基百科

同學分享最近特別與家人共賞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她已經看過三次,每次都用掉很多面紙。孩子們觀看後的心得是平安真好,雖然疫情期間有諸多不便,但比起劇中因地震而帶來的生離死別,我們是幸運得多,更應該珍惜彼此。

我的 Meet 分享會(110.6.11)

共老與互相支持

我想看你變老的樣子是鄧惠文的新作,同學說很適合五十歲上下的我們閱讀。探索中年的我們如何面對自我關係家庭關係伴侶關係及世代關係,及慢慢變老的事實。同學特別提到世代之間的差異,很多觀點不容易得到共識,因為成長背景的不同,讓我們只能從其中找到妥協的點。

她分享自己去年陪伴指考戰士的歷程,當時和孩子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有著革命情感。但是成為新鮮人後的孩子,忙於課業與社團,也交了女朋友,媽媽漸漸成了重要的他人,心裡免不了有失落。這段經驗真實又有著一點辛酸,因此在孩子正要展翅高飛之際,我們更要積極營造橫向的連結,與同年齡層的朋友一起開發興趣,無論是培養新的嗜好或是從事志工服務等,開啟我們的第二人生。

有趣的事是對兒子交女朋友過程的分享,她們不反對大孩子談戀愛,但是當兒子們想帶女朋友回家時,兩位媽媽都覺得不用,等將來感情較穩定甚至是論及婚嫁的階段再說。結果兩個大孩子太愛媽媽了,都是戀情開始不久,就帶著女朋友剛好來到家門附近,媽媽們只好被迫接見。當然兒子交了女朋友,回家的次數也少了,媽媽們也要習慣啊。

另外我們也談到婚內失戀的議題,鄧惠文剛好有一本婚內失戀:有婚無伴的人生,不奮鬥就等著變灰燼!,或許可以推薦給同學的朋友閱讀。我則分享了 天下雜誌【龍應台大武山下專訪EP.2】

 

讀書會的轉型

這次的 Meet 分享會是一個新的形式,我想在實體讀書會結束後,嘗試一個新的可能性。透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分享與討論,延續三年來的共讀習慣,成為彼此互相支持和鼓勵的夥伴。例如有位同學前段日子失去至親,大家在她描述著心境轉折時給予撫慰,是我們能做的事。

以前讀書會時有固定的討論主題,大家被侷限在討論題綱中,不能說是硬湊,但有時不見得能與自己的生命緊密連結。現在讓每個人各自分享一句話一本書或是一齣劇,寬廣的討論更能引起共鳴更有感。聽著同學們述說要與兒子們分享的影片或生活經驗,還有兒子積極學做菜的日常,真實又充滿著媽媽的愛。

arrow
arrow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