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 洪瀞《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110.5.12)

表定的讀書會還有兩次,遇到疫情,輔導室改用 Meet 進行。

老師建議邀請孩子一起測試如何加入會議,不會就問小孩呀,

所以我就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線上讀書會。

 

討論內容包含三個主題

壓力是什麼改變對壓力的想法,面對時就會不一樣

讀書會的主題是自己的力學 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後續討論,老師請大家分享閱讀時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我們三個人不約而同提到第四章抗壓力的段落。

面對即將出門念大學的孩子,母親們共同的祝福就是希望他們對未來有耐受力。好的壓力,才能在生命中留下意義深刻的痕跡。同學說閱讀這本書的同時,孩子正在準備個人申請的備審資料,她幫不上忙,只能與孩子分享這個章節作為鼓勵。我則是從 一場人生坦克車遊戲思考,如何在我們的人生遊戲中,將挑戰當作一場遊戲。

其實在洪教授當天演講的提問中,大家更有興趣的議題是他在挫折中如何反轉。從十四歲被丟到美國,生活上的不適應 一年內換了三個寄宿家庭等等,如何走過艱難的處境 書中對此著墨不多,如果他能寫出這些心路歷程,或許能提供的幫助更大,也會吸引更多的目光。

壓力可大可小 可明確可模糊。唯有那些適合自己的壓力 好的壓力,才能在生命中留下意義深刻的痕跡。我對這個好的壓力有不同的看法,當壓力來臨時,你無法判斷是好是壞,我們只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以下有兩個分享。

其一。上學期竹中週六讀書會共讀陳永儀的書,也請到她來演講。陳永儀在Master Cheers 有一門不被壓力擊垮 13 堂課教你駕馭壓力,走出逆境的課,在 5/28之前,限時免費觀課,可以好好運用。

其二。閱讀人鄭俊德介紹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50萬人親身見證的心理奇蹟一書,如何透過遊戲,讓人生變得更有意思呢?起點是第一步,終點是結果,中間是過程。讓你疲累拖延及放棄的是中間過程,而這本書提供 SuperBetter的微型任務讓執行過程愉快且有力量。

期待孩子擁有的能力和特質 v.s. 媽媽擁有的能力和特質

老師請大家先寫下期待孩子擁有的能力和特質,再寫下媽媽自己的。老師請我們比較一下,有沒有發現什麼。我事後和同學討論,不知道老師設計這道題目的用意是什麼是不是想提醒我們,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加諸於孩子身上。但其實來參加線上讀書會的幾位媽媽,對自己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不斷積極地學習負責任且目標導向,使命必達。反而我們期許孩子可以看到母親的身影,學習到更多能力,而不是無謂的要求孩子。

接著老師提供一張"找到自己喜歡又做得好的事"的表格,並以自己為例完成表格內容,她鼓勵大家思考並完成它。

回到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老師問孩子出門念大學後,生活會有什麼不一樣有位同學的第二個孩子也即將離家,老師則是目前已是空巢期的狀態,她以過來人的身分提醒我們,要將眼光放回自己的身上,還有與先生的關係中。這是我再過幾個月就要修習的課題,幸好有前輩的陪伴,也要安排一些固定的活動,才不會覺得太失落。

最後老師以六張小鷿鵜育雛的照片與我們共勉 ── 本著對孩子的相信,放手讓孩子單飛吧。

其他

運用 Meet 開線上讀書會和聚集在教室裡討論的效果不相上下,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表情,而且省去交通往返的時間,在這個防疫的非常時期,真是好解方。用新的方法學習,對媽媽們也是一大突破。

但參加這場讀書會的人數只有個位數,其實整組的成員有二十幾位。一位有上線的同學 A 和我討論,是不是媽媽們沒用過 Meet,有點心理障礙。也有同學說孩子在家不方便上課而請假,我自己則是為了上這一堂十點到十二點的課,一早先大略準備好午餐,等十二點下課後很快就可以開飯。

我對同學  A 說,報名讀書會就是一個承諾,我會盡量參加,她也說只要一堂課裡聽到一個受用的觀念就值得了。上不上課是自己的選擇,但是當我們看到帶領的老師用心地準備了投影片,卻只有幾位同學上線參與討論,還真是覺得對不起老師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