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APP世代在想什麼?》心情是沉重的,過度使用手機是普遍的現象,
書中章節提到的臉書憂鬱、網路霸凌和線上遊戲成癮等現象讓人覺得憂心,
這些內容和作者張立人醫師演講中的笑聲不斷形成很大的反差。
多一點實務經驗的分享
為時兩小時的演講,張醫師從近日台大五天內有三位學生尋短開場,接著介紹 APP 世代的特徵、網路成癮者呈現的三無狀態(不發一言、面無表情、無動於衷)、解釋遊戲障礙症與網路成癮的共病問題等。我第一次看時間是10點48分,心想還早。當我看到11點20分時,心裡其實開始有點著急,筆記上寫著『預防網路成癮的教養策略』,完全還沒有進入這個主題。
雖然我已經看完整本書,書中對於親子教養 3R 策略(P.45)、六步驟正向溝通法(P.175)、三力自癒法(P.279)等主題語意描述清楚,但我們畢竟沒有受過專業的心理師訓練,既然作者已來到現場,若是能有更多實例的解說會更好。最後只花了三十分鐘,快速的帶過這些教養策略,有點可惜。
因為我們總不可能拿著這本書,問正在玩手機遊戲的孩子:
「你希望我怎麼幫助你?」(P.201)
「你希望生活有什麼改變?」(P.201)
「你說上網可以讓你放鬆,那麼你的壓力是什麼?」(P.204)
「如果調整上網習慣,會帶給你什麼好處 / 壞處呢?」(P.205)
張醫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我們(學校裡)有很多愛玩手機遊戲的青少年,相信很多家長都是帶著疑問和期待而來。如果能夠增加教養策略的說明時間,或是演講前開放學員書面提問,再由問題組織出當天演講的內容(相信張醫師絕對有足夠的功力),更能解決家長們的痛點。
鼓勵孩子『入世』
現今青少年的美好時光,幾乎在手機或網路遊戲中度過。高中老師向我表示,同學參加社團的寥寥可數,大多躲在家裡打電動、或躲在捷運站裡滑手機。(P.263)
這段話也不完全正確,上學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取消很多社團活動,讓孩子們很沮喪。就我觀察兩個孩子就讀的學校,音樂性社團、模聯或服務性社團等其他各類型的社團蓬勃發展,同學投入社務的忙碌情況,讓媽媽們都以『高中生過著大學生的生活』來形容。
最近台大合唱團上傳新的演唱曲目《那天一個衝動我加入合唱團》,看到這麼多青年享受著合唱的喜悅,真是非常美好。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是屬於這一群走入社團的人,我們能如何推他們一把?
演講中提到國三學生因父怒沒收電腦而自殺(P.220)或是阿宗的個案,但我更有興趣的是張醫師的大學生活中經歷網癮與走出網癮的心路歷程,這些過程的回顧與剖析,比起國三生輕生之類的案例更貼近高中生的家長,因為我們的孩子即將進入大學,理解更多大學生可能面臨的困境,應該可以讓我們給孩子更有助益的支持。
書中提到《麥蒂為何而跑:一個典型美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P.90),努力維持完美形象的麥蒂最後選擇輕生,但事實上,父母開明且關心她,她就讀於長春藤名校,屬於人生勝利組。
張醫師認為 APP 世代在網路上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他建議戒臉書、和孩子增加面對面接觸的機會,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話。閱讀《麥蒂為何而跑》這本書之後,常在思考在他們需要時如何『接住孩子』,這可能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十八歲之前要努力的方向吧。
與孩子的對話
閱讀時,與孩子討論周圍有沒有因 3C 上癮而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行為問題的實例,孩子卻說他很慶幸幼年時生長在手機『不智慧』的年代。他們一直到國中才有自己的手機,但僅用來聯絡,線上遊戲玩得少。
當時雖然已經有很多同學開始玩線上遊戲,孩子們課餘在荒野親子團、合唱團或樂團得到很多成就感,不會特別想玩遊戲。上了高中,同學們玩得如火如荼,他了解遊戲規則卻不沉迷。孩子說似乎過了某個時期(國中階段),生活裡除了課業還有其他重心,就不會很想玩那些虛擬的遊戲。
琳琳也主動把書拿去看得津津有味,她分析班上同學的行為是否符合書中的描述,有同學似乎是因為學習上的困頓而隱身到手機遊戲中。
讀書會的同學感慨應該早點聽到張醫師的演講,越了解遊戲障礙症與網路成癮的共病問題等,越能及早的預防。其實還是要回歸到耕耘親子間的相處,不要讓手機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青春時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