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說看到《討厭的人快跌倒吧》的書名真是覺得大快人心,
是不是大家心裡都曾閃過這樣的想法,被吉竹伸介說出來了,
來看看作者如何處理「討厭 」的情緒。
正視「討厭 」的情緒
書中把情緒的來源具象化,鉅細靡遺地討論「討厭 」情緒的前因後果,也提出了很多對策。
討厭的人真的讓我很不開心 、 討厭某個人真是浪費時間 、遇到討厭的事時乾脆反向思考 、大人也會有討厭的情緒、是不是有惡魔在背後指使?
我們有時也需要一個秘密基地,或事先收集與準備好各種鼓勵自己的方法,對付突如其來的「討厭 」情緒。
在孩子們小的時候,曾聽過一種說法:小孩就是半年好帶,半年很「如」。所以媽媽們遇到孩子很「番」的時候,就自我解嘲地說:週期又到了。
但仔細回想,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能在學校裡動作稍慢,被老師處罰了,回到家覺得提不起勁,媽媽卻覺得他寫作業慢吞吞,此時孩子絕對不會告訴大人他在學校被罰的事。
《討厭的人都跌倒吧 》書封上標示的適讀年齡是 4-8 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行閱讀。8歲大約是低年級的階段,會有討厭的情緒卻不見得能精準的表達出來。
朋友(育有二子)和我都有個疑問: 8 歲的小孩就能完全理解這本書嗎 ?但是另一位單身的朋友卻樂觀的說,現在學校裡重視EQ情緒商數的教育,低年級的孩子讀了繪本後必會有所啟發。我也同意這個觀點,孩子雖不見得能全盤體會,至少可以讓他們知道原來我也會有同樣的情緒,進一步學習到怎麼做會比較好。
0 ~ 99 歲都能讀的繪本
「討厭」不僅浪費時間,更會帶來沮喪。討厭像是一件完全沒辦法控制的事情,作者以「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來比喻,全身上下被淋得溼答答的,覺得好冷好冷,但雨一定會有停止的時候。在雨停之前,好需要一個避雨的地方,可能是樹屋、地底下的小天地或是海裡的小潛艇,這是我們的秘密基地。
8 歲的孩子可以讀《討厭的人快跌倒吧》,青少年可以讀,即便是50 歲的我們也會有所體悟。作者用惡魔和情緒金幣來讓孩子理解抽象的情緒,但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運用覺察和自省,找到讓自己產生情緒的來源,這也是我一直在幫助孩子們的事,理解自己情緒起伏的原因,才能夠真正紓解情緒。
《討厭的人快跌倒吧》有點像是操作指南,建立秘密基地、出門散步、奔跑、吃美味的食物或是看美麗的風景.....,這都是直接且有效的建議喔!
神自有安排
最近一位朋友提到她的孩子編班後,沒有進入預期中想要的班級,母子兩人都覺得很討厭、運氣很差,對結果很不滿意。如果以作者吉竹伸介的觀點來看,「惡魔」還真是無所不在啊!但是旁觀者的我卻覺得,或許編入這個沒有要好同學的班級才會是個較好的安排,可能老師和同學的組合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透過繪本或是大人的引導,表達與紓解情緒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青少年已經不再相信「惡魔」這玩意兒,我反而會採用「接受和轉念」的觀點和他們討論。以編班為例,怎能先入為主地認為 A 班好,B 班差。通常你帶著討厭的情緒,看什麼事都不滿意。帶孩子接受編班的事實,全心的融入新班級,才有可能開展出較好的學習環境。
回頭看我們的人生,總有不如己意的景況,怎麼可能全部都是「討厭的人快跌倒吧」,除非我們是上帝!相信這些安排都有其意義,轉換討厭的情緒向前走,或許拐過一個叉路會看到另一片風景,是我們當初預想不到的,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