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幼稚園入學時(106.8.23)
又到開學季,最近在朋友的臉書上讀到幼兒入學的實況報導,
三歲的孩子第一次和媽媽長時間分離,媽媽又何嘗不是如此。
熟悉環境與試讀不能完全解除焦慮,幼兒還是免不了會哭泣,
但是時間 ── 可以慢慢解決問題。

每個不同年段孩子的入學,對他們來說都是挑戰,尤其是小小孩。陪伴與循序漸進讓孩子慢慢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帶一條阿文的小毯子或是從半天開始讀起,有太多的教戰守則,只有媽媽最能理解什麼才是讓幼兒跨進團體生活的好方法。

對我來說,當初孩子們上幼稚園,或許是某種程度的『解脫』,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好好地喝一杯咖啡,不需要警戒地注意著身邊的兩個幼兒,甚至下學期還能到清大聽真美老師的一門課。但我在臉書上的朋友與三歲的孩子有著『革命情感』,形影不離的母女兩人各自都有焦慮,幼兒當然需要媽媽,可是媽媽除了擔憂適應問題,回到家也若有所失,那是母親面臨分離的另一種焦慮,或許自己也沒有察覺。

汪培珽老師曾有一本《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隨孩子,樂在當下》,隨著孩子們的時間軸往『出門念大學』的刻度接近,我漸漸能夠理解『媽寶』的形成原因,因為媽媽們除了孩子,沒有其他關注重點,只好繼續抓著孩子不放。

《隨孩子,樂在當下》和楊定一博士所說 「這裡!現在!」意義是相通的,孩子的眼淚與媽媽的焦慮都是真實的,祝福我的朋友和她的小女孩逐步體驗到上學的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