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會 ~ 回應與反應(105.3.7)
讀書會的帶領老師在近郊買了一片山坡地,她讓我們看了滿園雜草的照片,
那是剛購入時荒煙蔓草的情景,經過一段時日的緩慢整理,漸次長出植披,
還向林務局申請小樹苗,種下十數種的灌木和喬木,建樹屋是未來的夢想,
已經先砌好一座窯,朋友來訪時可以烤麵包或烤雞。

老師以她的兩個孩子現身說法,經過森林小學的洗禮,在大自然中自在地汲取養分,家庭的閱讀和旅行增加了生命的視野。再回到體制內的學校,兩個孩子的適應過程不盡相同,但最終走出他們自己的一條康莊大道。回想起曾經的手忙腳亂,就像照片裡那亂糟糟的滿園荒蕪,收起所有的害怕、擔憂,經歷拔除雜草的磨練,就如同除去壞習慣一般,加上安靜的陪伴與溫柔的對待,現在進入倒吃甘蔗的狀態,這是身為過來人篤定的叮嚀。

這周進行到第七章「原諒過往曾犯錯的自己」及第八章「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與慈悲心」,老師指定的作業是「寫一封信給小學生的自己」,如同書中第 202 頁當中那封來自一位年輕中國移民的信,他寫給小時候的自己。

慈悲心 ( Self - Compassion ) 是討論的主題之一,Dr. Kristen Neff 將慈悲心分為三個元素:
一、不控告自己 ( 不說對或錯,不責備、懲罰自己 )
二、回到初心 ( 回到原始的你 )
三、進入此時此刻的失敗經驗 ( 不忽略、不逃避、練習面對 )

書中建議透過親近長輩,向長者學習人生智慧,鼓勵孩子走出舒適圈,參與志工服務等方法,讓孩子練習慈悲心。

從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進班為小朋友說故事,後來發現班上學習落後的同學,主動向老師請纓利用早自修的時間做補救教學,兩個孩子也參與其中,督促同學背英文單字或是為他們複習。孩子就如照相機般地記錄著父母的言行,上了國中之後,兒子也能在小組裡熱心地為同學釋疑,大家都喜歡和他同組,因為成績也會因此而有起色。從自己先開始練習關於慈悲心的建議,孩子也會跟上腳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