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在 NOKE 忠泰樂生活的平田晃久建築展,

每日開放參觀的時間到晚上 9:30,

如果利用週間前往,即可避開周末的人潮。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第一個模型是位於日本新潟的展示中心(辦公室)— 無法一眼望穿的空間。平田晃久:「雖然相互連接卻無法一眼望穿,同時存在卻無法盡收眼底,這樣的空間,也許能表現出現代的人際關係。我的設計工作,便是從這樣的直覺展開。」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這些遮蔽讓人無法一眼看到底。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這裡似乎有個服務台。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這個作品不知道要用什麼材料來完成?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2008 年設計的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美術館一隅。其實這些小人的高度大約一公分上下,但是樣態各不相同。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這個作品在台北市。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朋友在 google 找到實體屋,她說一坪要價 125 萬,還說這算是附近比較便宜的價格。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拍照時,旁邊有人說這像是廢料堆出來的作品,還說他在美國工作時如何如何,聽起來可能是同行。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放大拍底層,又有人在我身後說:「樓梯在哪裡啊!」在左邊啊!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這個設計很像新竹的某家建商蓋的房子,在陽台種了很多植物。

平田晃久建築展 ~ 物我交織的臨界(114.3.13)

我的程度完全不足以評論名家的作品,只是來開開眼界,如果陳邁老師還在就好了,他一定會帶著我來欣賞,想念老師了。這些「小人」真是精細,維妙維肖!

 /

文/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2025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推出《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是繼2019年《人間自然─平田晃久個展》後,睽違六年再次邀請平田來臺展出近年建築作品。平田晃久出生於1971年,師承伊東豊雄,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兼具論述與設計的實力,至今已成為日本中生代建築師重要代表之一,亦在臺灣設計了不少建築作品。
本次展覽內容,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建築哲學「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以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將建築視為生態系統般,成為人類、生物與自然纏繞相容的領域。本展更進一步以「物我交織的臨界」為題,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作為一座關注未來議題與城市建築的美術館,透過「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此長期性的藝術實踐計畫,邀請不同的創作者離開美術館既定的場域,奔赴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的實踐來詮釋「Off」的定義。期待透過本展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將人類的角色與自然的想像結合,探索其更深的內在創作思考,進而在有機且自由的土地上,對我們未來的城市、居住環境,可以有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想像、思考及碰撞。

展覽論述

物我交織的臨界
文/平田晃久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物)與人類(我)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到目前為止,我似乎已接近了三個「物我交織的臨界」,並試圖從中發現新建築的可能,正好與本次展覽中三個主題的展示內容相應對。
I. 纏繞的相容性—身體的交織臨界
II. 迴響—意識的交織臨界
III. 迴響之迴響—時空的交織臨界
重新審視身為人類的動物本能,是為身體的交織臨界。在這裡「纏繞的相容性」這個概念,成為了指引。
超越人類個體思考的範疇,只有當這些思緒匯集時才會顯現的意識交織臨界。不是我的某人、不在此的某處、不屬於當下而是某個時間,當它們蜂擁而至,是時空的交織臨界。在這裡,「迴響」一詞提供了線索。
纏繞與迴響,是我們獲得的鑰匙,用來撼動曾讓現代建築不可動搖的人類存在方式。我們將繼續探索人類與各種事物之交織臨界的彼岸,未來建築的可能性。持續想像一個自然與AI、還有人類的智慧相互交流,彼此共存纏繞的將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註:「交織臨界(日文直譯:浪潮交界)」這個概念的靈感來自於我喜歡的以下兩句話:
「人類終將被抹去,如同海邊沙灘上的一張臉。」──米歇爾‧福柯《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
「我不知道在其他人眼中,我是什麼樣子,但對我來說,我似乎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男孩,時不時地尋覓著更光滑的卵石或更漂亮的貝殼,而偌大的海洋蘊藏著尚未被發現的真理,就在一旁。」 ——艾薩克‧牛頓,引自大衛‧布魯斯特《牛頓爵士的生平、著作及發現之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