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 非黑即白,會阻礙我們思考(112.7.21)

「如果是你們去吃快炒,你們會給負評嗎?」

我分別問兩位家裡的大學生,

他們說:「應該不會吧!」

 

到快炒店用餐是很普遍的經驗,可能也是事件被廣泛討論的原因,值得聽聽孩子的看法。

「同學說想吃白飯就回家吃!」、「網路上的〝老人〞回覆吃到飽的觀念要不得,他們都忘了年輕的時候也會這樣想嗎?」對於佔據版面一兩星期的白飯事件,兩位大學生不斷發表自己的看法。新聞事件中的虛虛實實,我們無從判斷報導細節的真偽,僅能從議題的大方向來討論。

兒子分享到快炒店的一次經驗,老闆一直鼓吹他們多點幾道菜,還說稍晚人潮來了,要再加菜很麻煩,會等待較久的時間,結果從頭到尾只有兩桌客人。他們均攤下來,一人快要三百元,菜色較多但菜量普通,因此他們覺得也不是太划算。

最近孩子推薦我讀《大學的脊梁》,書中提到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書中,曾寫過「新語(newspeak)」,意即利用政治手段,盡量改造語言,使之成為非黑即白的對比,再無中間的層次。例如只有(cold)冷或不冷(uncold),沒有中間的溫暖(warm);只有好思想(goodthink)或思想罪行(crimethink),沒有獨立思想。

事件所引起的爭議和發展已超乎想像,如果回頭去看兩方的行為是否真能說出個黑白?或是存在中間地帶,能夠得到另一種解方?這問題還牽涉到一個層面,也是我一直看重的課題:當你和同學在一起時,會不會人云亦云,做出你原本不會做的事?

在網路看到的評論中,我喜歡戴晨志老師「往前走」的說法。他認為商家總有辛苦、不完美之處,我們可以選擇不再光顧。他寫著:「人,就是要一直往前走啊。人生的遇見,有好、有不好。有歡喜、有開心、有生氣、有憤怒;但放下它、忘記它,繼續往前走吧,前面還有更美好的風景呢。」雖然有點雞湯,但可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