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寒假閱讀書單:生死之間(110.1.28)

家裡有個柯文哲迷,學測前兩周指名要買生死之間生死之間2

書到貨之後先看了幾段,開始在晚餐時間說書並和孩子們討論抉擇的議題,

後來高中生利用幾天餐後的零碎時間,在學測前幾天讀完了生死之間

 

好看的書如何定義

讀者會被真誠的書寫所感動。生死之間的作者是柯文哲,本書並不是採訪稿的集結。朋友有個疑問柯文哲的文筆好嗎他會寫書嗎高中生說雖然何達睿和柯文哲原來都不是作家,他們的書我的未來,自己寫生死之間卻非常好看,讓人很想一口氣讀完。

本書是以第一人稱來書寫,讀來非常流暢。柯文哲在台大服務三十年,其中的十七年擔任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看過許多生離死別,他認為是自己人生很有意義的一部分。這本書是他作為醫生的反省與記錄,以及生命的一個回憶。

柯文哲的體悟到底怎樣才算是活著

醫生就像生命花園的園丁,園丁可以改變春夏秋冬的變化嗎同理,醫生可以改變生老病死嗎

園丁沒有辦法改變春夏秋冬,只能讓花兒在四季之間開得好看一點醫生沒有辦法改變生老病死,只能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舒服一點。我認為醫生最大的敵人,不是病人的死亡,而是病人的痛苦。

現在的我認為,當醫生的目的,不只是延長病人的生命,而應該是盡量免除病人的痛苦,讓他快樂的活著。

以園丁比喻醫生的這段話,真是非常貼切。柯文哲年輕時滿懷懸壺濟世的熱情,曾有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衝動,後來發現地獄太大,裡面的人根本救不完。從三十五歲當上外科加護病房主任的意氣風發,到過了五十歲之後,才領悟到一切只能盡力,但求問心無愧。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解決病人的痛苦,讓病人以最好的狀態活著。

當我和朋友分享這段話時,他說起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母親因癌症治療飽受折磨之際,醫生又提出一種新藥的治療法,身為家屬的他們無法抉擇。他問醫生:「如果病床上躺的是您的母親,您會如何做?」當時,醫生倒抽一口氣,緩慢地回答:「作為一個醫生,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希望但作為一個子女……」醫生遲疑了一下,輕輕地搖了頭,作為兒子的他就明白了。

於是他告訴母親:「媽媽,醫生說要把體力養好一點,再回醫院做下一階段的治療。」他覺得母親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接著全家人一起出門旅遊,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朋友說對於母親的離世他沒有一絲的遺憾。與其在醫院接受新療程與身體的煎熬,祈願那微乎其微的希望,不如讓病人保有與家人的更多的互動與祝福。

關於生死的故事,小醫生如何抉擇

醫療是一種抉擇。柯文哲在醫學院授課時,常以他臨床的病例做教材,問小醫生們會如何處理。一個出生一個半月的嬰兒與七歲的小男孩都接上葉克膜,面臨缺氧造成四肢變黑的威脅,需要截肢才能保全生命,這時候作為決定者要如何抉擇一個半月的小嬰兒切除小腿後,在十幾年後的現在還活著,但後者卻因四肢累積太多毒素而離世。

在餐桌上分享這些案例,我們當然不會有答案,卻引起小孩閱讀的動機,讓他們在學測高壓的縫隙中,拿起生死之間,以閱讀做為調劑。選擇三類科系的同學也可以將生死之間當作思考的起點,未來作為一位醫師,與生命拔河的當下,會出現很多艱難的選擇,前輩的經驗或可做為參考。

印象深刻的片段

P.85 察覺到病人家屬的痛苦。柯文哲說醫生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類的痛苦,包括身體的心理的和靈性的,所有可能的痛苦。作為一個有三十年資歷的醫生,這段話反映出他的仁心。文中提到一個罹患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孩子的過世,父母瘋狂提告院方有醫療疏失而無法勝訴。在司法程序結束後好幾年,他冷靜回頭檢視整個過程,才找到問題的癥結是為人父母潛意識裡的罪惡感。因此他主張要坐下來好好地和家屬溝通,處理家屬的心理問題。

讀到這裡,我深深覺得柯文哲不僅在醫術上求精進,他也有李昌鈺的辦案精神,抽絲剝繭地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書中一篇討論葉克膜的章節如果重來一遍,怎麼做會更好?」他認為成功的祕訣就是持續的進化,這個精神讓他不斷從病人的身體心理與靈性各面向探討更好的處理法,很令我佩服。

書中還有很多讓我深思的段落,為了不破太多梗,壞了讀者閱讀的樂趣,就先記下這一段。

閱讀後的交流

高中生很擅長上網找資料,學測前的休憩時間,小孩從 youtube 找到柯文哲的演講與專訪,看到有趣的片段還會與我分享。例如柯文哲以為名牌包越小越便宜,於是他對店員說太太很嬌小,只要買個小包包就好,當場主持人和特別來賓都笑翻了,這邏輯可能不見得對喔。

書中提到柯文哲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十二點回家,還要有隨時被召回醫院的準備。朋友說她很憐憫柯太太,一肩扛起家庭的責任,這個觀點我也能理解,畢竟時間具有排擠性,很難兩全。

我在健行中充當說書人,與大家分享書中的小故事,後來團購生死之間時把網路書店的書買到缺貨,這真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啊。

 

何達睿的書我的未來,自己寫2018年在實驗中學的演講

arrow
arrow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