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閱讀筆記2-1:心流(109.2.4)

心流是最近很流行的一本書,朋友已經錄製成有聲書,我趕緊向她預約。

年初時參加閱讀人設計人生線上工作坊,設定目標養成習慣持續行動....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透過閱讀會不會讓我的年度目標完成度高一點呢

 

第一章 重新詮釋幸福

我發現幸福不是突然發生的,它不是運氣好或隨機出現的,也不能用金錢購買或以權力換取。幸福無關乎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詮釋它。事實上,幸福是需要憑個人的力量去醞釀、培養與捍衛的。能掌控內在經歷的人,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一個人是不是感到幸福,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了。

別以成功為目標──當你越是針對它、以它為標的,就越容易錯過它。成功,就像幸福一樣,不是追求而來的;他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而忘卻自我的副產物。

一般人總以為,生命最美好的時刻是發生在無牽無慮、隨心所欲、輕鬆自在的時候,如果我們願意付出努力追求,在這些時刻找到快樂的機會確實比較高。

但是最美好的時刻,其實是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去完成某件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情時。最優體驗是需要靠我們去締造的。

對孩子來說,可能是用顫抖的手把最後一塊積木擺上,完成一座他疊過最高的高塔;對游泳選手來說,可能是盡全力創下紀錄那一刻;對於小提琴手,可能是練成了一段極困難的樂章時。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機會可以挑戰並提升自己。

我們的自我感覺、生活是否喜樂,最終都取決於大腦如何篩選並看待每一天的生活經歷。決定我們是否感到幸福的,是內在的和諧,而不是我們是否能控制宇宙巨大的力量。

大家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畫面,不見得清晰可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的夢想。與這個夢想的距離就是我們的幸福指標。如果這個夢想一直遙不可及,我們的心中就會充滿怨恨與無奈。相反地,只要在追求這個目標上有點成就,我們便能感受幸福與滿足。

在這種因著期待不斷提升而產生的矛盾中,我們發現品質改善就像個無底洞似的。事實上,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同時也樂在追求當中並不是問題。問題出在大家往往把目光定睛在未竟的目標上,而不是享受當下應有的歡喜。一旦出現這種情形,幸福感也將不翼而飛。

證據顯示,大多數的人都會因為無法追上越來越高的目標而深陷沮喪,但還是有不少人可以從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脫身。這些人不論處於什麼樣的物質光景,都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除了自身的生活稱心如意,還會讓身邊的人連帶變得快樂。

解決方法是逐漸從社會奬賞中脫身,改由自己能控制的奬賞取代它。這並不是說我們該棄社會追求的目標於不顧,而是要在加諸於我們身上的目標之外,另外發展一套個人的目標。

想要擺脫社會制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擁有隨時找到奬賞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川流不息的體驗中,也就是生命的過程中,找到樂趣與意義,社會制約的重擔自然就會從他的肩上卸下 。當奬賞不再是從外而來,掌控權就回到個人身上。

學習藉由改變意識來改變現實狀況,就等於具備了不受外在世界威脅與誘惑的能力。人害怕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

意識控制不單是一種認知上的技能,除了認知上的學習外,它還需要我們投入情感和意志力。而且光是知道怎麼做並不夠,我們還得實際去做、持續的做,就像運動員或音樂家不斷將自己學到的理論付諸行動一樣。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在把物理學、遺傳學等知識應用到物質世界時,進展速度通常很快,但是當我們想要用知識來調整習慣或慾望時,速度就變得跟烏龜一樣慢了。

第二章 解析意識

本章的重點是認識意識的運作方式,才能知道如何掌控意識。

意識的功用在將外來與內在的資訊提供給個體,讓個體進行評估並做出反應,它好比感覺、知覺感受和想法的演算中心,可以處理接收到的訊息,並訂出優先順序。

優秀的小提琴手或運動員傑出的表現讓我們望塵莫及,但是我們不會用什麼神秘的力量去解釋它。瑜珈修行者等意識控制的箇中高手也是如此,他們的成就是經年累月的學習和訓練來的,身為操控內在經驗的專家,他們肯定一心追求自己的技能能夠精益求精,不容許自己把時間或精力浪費在其他事情上。瑜珈修行者之所以在掌控意識上擁有過人的技能,是因為放棄發展其他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技能。他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但是水電工人或修車工人的能力不也是如此嗎?

我們在支配自己有限的專注力,如果不是把它聚集成一道能量,就是任由他隨意散射。支配注意的方式,可以決定生活樣貌與內涵,塑造出截然不同的現實狀態。

我們經常用來描述個人性格的字眼,像是個性外向、積極進取、偏執妄想等,講的其實就是一個人建構注意力的模式。在同一場派對上,個性外向的人會試著和他人進行有趣的互動,積極進取的人會企圖建立對自己有利的人脈關係,偏執妄想的人則擔心陷入危險,處處提高警覺。我們有無數種方式可以支配注意力,有些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有些則讓生活苦不堪言。

注意力可以決定哪些事會出現在意識中,而且我們也需要注意力來執行發生在意識裡的其他心靈活動,像是記憶、思考、感覺和做抉擇等,所以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精神能量。

沒有這股能量我們就成不了事,而做事的時候會消耗這股能量。因著使用這股能量的方式,我們創造了自己。我們的記憶、想法與感覺都由它塑造。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股力量也是我們控制、受我們支配的,因此,他變便成了我們試圖改善經驗品質是最重要的工具。

外來的事件剛進入我們的意識時,純粹是一項資訊,不帶有正面或負面的價值。是自我將這樣的資訊依個人的利害加以詮釋之後,才會賦予它好壞的評價。

最優體驗,那是一個人把所有注意力毫不保留地用在追求個人目標上,沒有任何脫序現象,也沒有任何威脅需要防患。我們將這種狀態為「心流體驗」,之所以稱之為心流,是因為許多受訪者在描述他們的體驗時,都提到那是一種如行雲流水般的感覺,例如「我像是漂浮的」、「好像被一股水流帶著走」。

如果一個人可以掌控意識,讓心流體驗趨於頻繁,勢必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即使是平淡無奇的例行工作也可以變得有意義,有樂趣。

有一位攀岩高手用短短一段話解釋了攀岩這件事如何讓他深刻體驗心流,以及這對他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一步又一步的鞭策自己是令人振奮的事,攀岩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就會渾身疼痛。但是當你回頭看時,會對自己充滿敬畏,對自己所做的事佩服不已。那種處於顛峰的喜悅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當你累積足夠這種戰勝自我的挑戰後,人生中就沒有別的事難得倒你了。」

第三章 樂趣與生活品質

我們可以用兩個策略來改善生活品質。一個是改變外在環境,讓它符合我們的目標,另一個是改變我們體驗外在環境的方式,讓它更貼近我們的目標。

這兩個策略必須雙管齊下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改變外在環境可能在一開始可行,但一個人如果無法掌控自己的意識,過去的恐懼或慾望很容易死灰復燃,之前的焦慮也會再度浮現。就算是在加勒比海買下一座私人小島,有保鏢和惡犬團團保護,內心也沒辦法真正擁有安全感。

在思考什麼經驗可以讓生活更美好時,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都是享樂。享樂是指一個人意識上的資訊告訴他,生物需求或社會制約的期待已經得到滿足了。享樂對我們的生活品質有重要的影響,但光是享樂沒辦法帶來幸福感。

當我們進一步思索是什麼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時,除了單純的享樂外,大家還會想到跟享樂重疊,但是有必要把它們區隔開來,給它們不同名稱的感受,叫樂趣。

樂趣具有向前發展的特性,會給人帶來新鮮感與成就感。打一場勢均力敵的球賽是樂趣、讀一本書而有新的啟發是樂趣、在談話中將原本不自知的觀點表達出來是樂趣。談成一筆競爭激烈的生意,或完成某件困難的工作,也都是樂趣。

我們的研究指出,樂趣的誕生有八大要素。大家回顧起這些經驗的最佳狀態時,最少會提到其中一點,更多時候是八點全都提到了。

第一,有技能需求的挑戰活動──這樣的經驗通常發生在我們從事一件艱難,但是有機會成功的事情時。

第二,行動與意識的結合──我們必須全神貫注做這件事。

第三與第四,明確的目標與回饋──之所以可以全神貫注,往往是因為這件事有明確目標和立即的回饋。

第五,專注於手上的工作──因為全心投入這件事,很容易就可以忘卻平時的擔憂與挫折。

第六,掌控感──帶來樂趣的經驗讓人覺得對自己的行動有掌控權。

第七,消失的自我意識──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但心流體驗結束後,自我的感覺會再度出現,而且更趨強烈。

第八,時間感的轉換──對時間的感覺會受影響,幾個小時感覺起來像幾分鐘,有時,幾分鐘又感覺像是幾個小時。

結合這些要素帶來的樂趣刻骨銘心,讓當事人覺得只要能夠擁有這種感受,付出再多的精力都是值得的。

事實上,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討如何將生活上的瑣事轉換成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並帶來最優體驗。如果我們可以重新安排這些瑣事,為他們找到目標、規則等製造樂趣所需的元素,那麼就算是割草,或是在牙醫診所候診,都能夠充滿樂趣。

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想起陳邁老師與我的對話,他說 你的確是盡心盡力為家人設計便當,不單是菜色好又可口,更是充滿愛心去做變化,這是一般家庭主婦每天覺得傷腦筋的事,可是你用心改變一般人嫌煩的工作,用創新得到心理上的肯定,讓工作辛勞變成愉快的嘗試,這是非常正確的態度。我想老師應該沒有讀過心流這本書,但是就我的近身觀察,老師肯定有許多進入心流的經驗,他的回應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想起兒子低年級時學習魔術就是進入心流、創造樂趣的最好例子。 一個變魔術的小孩 https://hinlin.pixnet.net/blog/post/26204011

過程中幾乎符合所有的條件魔術有其難度,需要學習與練習,是挑戰,但可以被完成。全神貫注做這件事。有明確目標,得到家人與親友的讚賞,為立即的回饋。全心投入表演中,我記得他還曾表演給家庭醫師看過。掌控感,帶來樂趣的經驗讓其他的學習活動效果更佳。表演的當下進入忘我的境界。觀眾常覺得表演的時間太短。

回想起兒子那一段學習魔術與表演的日子,確實是充滿著樂趣,因此他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練習,提升自己的能力。進入心流的美好經驗也帶到生活中,讓日常活動起了蝴蝶效應,帶起整個學習的動力。後來因為學校社團無以為繼,沒有適合的老師可以學習,魔術就淡出了他的生活圈。

現在社群的連結與手機的遊戲成了很多孩子主要的心流體驗,因為在他們開始上學後,學習成了一種負擔,獲得新技能(新知識)不再有吸引力。我很慶幸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曾帶給他們各種不同的體驗,閱讀旅行學魔術書法和音樂,與荒野的夥伴們一起行走於山巔水邊,許多課堂外的嘗試都成為生命中的養分。目前在教育制度的框架內,課堂的學習佔用了大部分的時間,但這只是階段性的。我希望下一階段的學習,他們會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在專業上與生活中,都能慢慢找出樂趣所在。

一個人如何能有持續的心流體驗,學習在每天的生活中獲得樂趣或許繼續閱讀會帶來方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流 閱讀心得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