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總覺得繪本是給孩子看的,但其中隱含著非常豐富的議題,
生死、幸福、自信、父母與手足之愛、信任,甚至是愛情,
只是,這些關於〝愛情〞的繪本也適合給孩子讀嗎?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中的主角是一隻虎斑貓,牠曾經是國王、水手、魔術師、小偷、孤獨老太太和小女孩的貓,最後一世成為一隻野貓,大家都想成為牠的新娘,但這隻死過一百萬次的虎斑貓只喜歡自己。這時牠遇見一隻白貓,渴望待在她身邊,組成家庭後,虎斑貓愛家人勝過喜歡自己。白貓年紀大了,在虎斑貓的懷裡失去了呼吸,虎斑貓第一次哭了,它哭了一百萬次。

同學說:「這就是真愛了吧!」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黑兔和白兔》兩隻可愛的小兔子在森林裡玩跳馬、躲貓貓,但黑兔常坐著不動,還露出一臉的憂傷,它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黑兔許願能和白兔永遠、永遠、永遠地在一起,白兔要黑兔更努力、更努力、更努力地許願才行。森林裡的小兔子們都跑來看這兩隻幸福的兔子,大家圍成一個圓圈跳起舞來,其他動物也來了,還跟著一起跳,從此黑兔和白兔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蒼鷺小姐和鶴先生》兩位主角分別住在沼澤的兩頭,適婚年齡的鶴先生環顧周圍的鄰居,只有蒼鷺小姐外形和身材等條件和牠差不多,鶴先生決定去問蒼鷺小姐 :「妳願意嫁給我嗎?」整個故事好像一齣肥皂劇,有後悔、誤解和懲罰,可是兩人一來一往,不示弱也不放過對方。

「好像大學生談戀愛的方式啊!」同學為《蒼鷺小姐和鶴先生》下了註解。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星空下的舞會》爺爺採下雛菊幫奶奶插在髮梢,期盼奶奶把握機會,和他度過一個跳舞夜。奶奶卻覺得自己老了,美麗不再,用各種理由推託不想參加舞會。爺爺告訴奶奶:「你美得像太陽,憂愁的眼睛像夜空的星星,短短的睫毛像新修剪的草坪,皺皺的的皮膚像蛋糕上的核桃仁,乾乾的嘴唇像沙漠裡的沙丘,白白的頭髮像夏天的白雲,你的腿啊!就像麻雀的腿一樣苗條。」

老師提到曾參與到安養院念繪本的活動,這或許是一本適合的題材,讓年長的人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阿春奶奶的手》是簡體版,講述阿春奶奶看似平凡的一生,敘事角度平淡卻雋永,聽著、聽著讓我聯想起日劇《阿信》,不過阿春奶奶的際遇比阿信的母親好太多了。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克勞蒂亞的祈禱》這是一個關於俄國女孩克勞蒂亞與日本逃兵相識的真實故事,他們攜手共度四十年。從男人哼唱的日本小調中,顯見他依然惦記著日本家人,當親人的訊息傳來,男人決定返回日本探親。克勞蒂亞理解她終將孤獨,仍以無私的愛成全男人,她說:「跟你分別雖然很傷心,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面……能跟你相遇,我真的很幸福。」

關於戰爭及其後續,其實台灣也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兩岸開放後,許多兩鬢發白的老人回鄉探訪家人、孩子或是當時已訂親的佳人,基於內疚補償的心理,帶去豐厚的禮物,這些卻成為日後台灣家人爭執的源起。留在家鄉或是再返台灣,都是不容易的課題。在繪本裡,克勞蒂亞有著高貴的靈魂(套用老師的說法),同學與我們分享她的見聞,真實的生活卻充滿張力。

重讀繪本 ~ 愛情有什麼道理?(107.4.25)
《蝌蚪的諾言》是池塘邊毛毛蟲與小蝌蚪相知相許的故事,但天氣、季節、世界、天空與萬物的改變是很自然的,就像蝌蚪蛻變為青蛙與毛毛蟲化為蝴蝶一般。起先毛毛蟲一味譴責蝌蚪怎麼長出腿和雙手,尾巴也漸漸消失了,不再是牠心裡那個〝閃亮黑色的小珍珠〞。隨著時間的推進,結局頗出人意表,青蛙一口吃掉牠最掛念著的〝美麗小彩虹〞── 已成為蝴蝶的毛毛蟲。

「啊!」一聲驚呼,很久沒有讀到像這樣令人感覺『嘎然而止』的繪本!

有位同學聽完後表示,她不會給小孩讀這些『愛情繪本』,至少要等他們年紀大一點。我倒覺得小孩不一定會對書中闡述的愛情那麼敏感,他們看的是圖畫和書中文字的韻律。

以《黑兔和白兔》為例,大約是我們三、四歲的共讀書,哥斯.威廉士筆下的小兔子素描好美,整本書的柔美基調,讓人賞心悅目,小小孩哪會聯想到〝愛情〞這麼複雜的議題。

再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來說,當時在小學的晨光時間朗讀過很多次,我比較擔心的是貓被魔術師不小心切成兩半那一段,可孩子們卻享受於佐野洋子筆下那貓與不同主人的各式豐富生命經歷,或許要在多年後,他們才能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真愛。

回頭看小學一年級說故事的記錄,對於『有一天,魔術師一不小心,真的把貓切成了兩半,魔術師的兩隻手各拎著半隻的貓,放聲大哭,沒有人拍手叫好了。』這一段,如真美老師所言,這只是一種效果,孩子們不見得會像大人一樣,馬上聯想到那些血淋淋的畫面。我注意小朋友的反應,他們並沒有特別停留在這幾句話裡。

另一篇五年級說故事記錄中,特別以四個層次的問題和同學們討論:
(1) 虎斑貓是誰的貓?它喜歡那些主人嗎 ?
(2) 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
(3) 如果你是虎斑貓,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4) 你覺得這本書在說什麼?
「過生活」、「過平凡的生活」,一個女孩說出她的想法,不管是有主人的貓或是自己當家的野貓,都是「貓的生活」。〝愛情〞對這班五年級的孩子來說,似乎還沒有佔很大的比重呢。

據老師的分享,《蝌蚪的諾言》算是一本稍有爭議的書,毛毛蟲和蝌蚪原本是兩個相愛的人,但青蛙卻吃掉了蝴蝶。食物鏈是自然界的常態,或許把《蝌蚪的諾言》當成科普的繪本,是不是就不那麼沉重?

回家後我思索同學的回應,其實不應該對閱讀的文本設限,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當父母的完全無法控制孩子的觸角會伸向何處,如同〝給魚不如給釣竿〞的道理,透過討論建立孩子閱讀的能力和品味可能會是較好的策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