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菊貞在大四時和同學一起拍攝的紀錄片主角博盛是個罹患罕病的孩子,
後來又拍過脊髓損傷的朋友,因被誤潑硫酸而顏面傷殘、雙眼失明的人,
都是關於弱勢或是身體有殘缺的人,她自述一度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
但實際上對於這些人我們能做的卻非常有限。
因為他的殘缺不會因拍片而改變,在社會上不平等的待遇更不會因此而得到改善,諸多的迷惑與迷惘終於在接拍證嚴法師的紀錄短片而找到新的方向,後來更為電視台製作許多真實人生的戲劇。
我對《導演的人生筆記》中記錄拍攝「心靈好手」謝坤山的片段印象特別深刻,謝坤山說一般人因為擁有的太多,總是看到自己失去、得不到的東西,而他因為失去的太多了,所以都只看自己所擁有的,例如老天還留給他一段可愛的小手臂,開心地對蕭導揮舞著僅存的手臂。謝坤山的故事對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他選擇面對所有的考驗。蕭導從合作拍攝中體悟到謝坤山的態度始終是「正向的接納」,多了愛與善意,並非消極向命運低頭,反倒是在愛自己、珍惜自己的同時,也對他人抱持善意;而很多人接受命運考驗的同時,想要正面迎戰、擊倒厄運,那份拚搏的意念還是潛藏著一些憤怒和不平,這是心念上的差別。我想這段話應該是她皈依上人後才能有的真切體會。
「正向的接納」與「正面迎戰」,在「正念」與「正向心理學」當道的現在,謝坤山從受傷後就開始實踐了,我喜歡「正向的接納」這樣的說法,你也來讀《導演的人生筆記》這本書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