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閱讀《孤獨六講》時,覺得真是一本艱深的書,
但是我們的導讀老師帶領功力深厚,理論與實例並進,
兩回合討論下來,我還是希望可以記錄上課時的感動,
作為將來的回顧。
一開始大家「七嘴八舌」地發表對「革命孤獨」的看法,國父的十次革命是第一個聯想,嘶吼、對立、學運、不妥協、柵欄都是關於「革命」的意象,飲食革命或新的改變是另一方向的思考,書上說「革命是一種青春的儀式」,而且不是年輕人和窮人的專利。
革命的本質是反叛,是對自我生活保持一種不滿足的狀態進而背叛,並維持背叛於一個絕對的高度。蔣勳老師在書中提到卓文君決定與父親決裂,同司馬相如私奔,更是對道德、禮教和社會規範的革命,她要掙脫傳統文化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難度和反抗力道的強度,是遠遠超過男性在政治上的革命吧。因著無法實現的夢想,造就出革命孤獨感。因此廣義的革命是從自己出發的,不一定是起義、吶喊、走向街頭。
老師以她職涯中的一段創舉為例,說明她自己的「革命」歷程。當初老師所任職的學校籌劃開設資優班,從無到有的艱辛,還有苦心經營幾年後才獲得大眾肯定的成果,成為父母與學子們趨之若鶩的資優班,一個小女子柔弱的身軀和溫柔的聲音裡藏著一股不服輸的動力。我覺得老師的描述就如打了一場美好的戰役,雖然將來可能沒有人會再記得披荊斬棘這一段,但是自我完成與實現的美好,永遠留在自己的心中。
我一直喜歡開創性的工作,也喜歡革一點小命,可是當老師這個職業是非常封閉保守的,感謝我遭到排擠,讓自己有一個為自己奮力一搏的機會,革命真的是格自己的心,給自己改變的機會。在中年的妳有想要革自己的命嗎?
老師的這段結語帶給大家沉思,有想要革自己的命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