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老兵話建築之一(106.10.30)
陳老師應邀到淡江建築演講,他謙稱自己為老兵,
還說老人總說些老話,遂邀請呂欽文建築師同行。
原本老師希望以座談方式進行,經過學生的提議,
從競圖、事務所經營與建改社三大主題談起。

一開始的投影片是老師到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求學第二學期所完成的設計題目:小學校設計模型,評圖時得到很好的成績,作品被留置在學校,由專業攝影師拍照成為示範作業。呂欽文建築師在他的臉書上寫了一小段註解:「兩張模型照片及設計圖讓我心頭一震。模型的精細度超過我們認識的任何一位建築人的功力,慚愧!而我們今日以為多了不起的創意的小學「教室群組」及「讀書角」空間概念,陳先生五十年前就用過了,汗顏!。我們平日很少看到陳先生談設計,他是如此扎扎實實走過來的。」

四年後從瑞士轉往美國,得知大阪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的徵圖廣告訊息,與華昌宜、李祖原、白瑾及熊起煒合組〝Atlier Cambridge〞參加競圖,作品寄回台灣後得到首獎,但並沒有公布,要等貝聿銘先生回到美國與這群小伙子面談後才定案。自傳裡提到老師一行人抱著進京趕考似的心情,興奮又緊張地從波士頓來到紐約與大師見面,後來成員中只有李祖原參與設計,這是初到美國的小插曲。

知名建築師競圖遭遇之困擾
以雪梨歌劇院、約翰漢考克大廈帷幕牆玻璃掉落、史塔特科技中心與漢堡易北愛樂廳來說明。

建築老兵話建築之一(106.10.30)
雪梨歌劇院
在施工過程中,因超前的大膽設計、高昂的工程造價及結構興築模式與業主意見不合,建築師 Utzon 成了當時輿論指責的對象,Utzon 於 1966 年宣布辭去歌劇院總建築師的職務。他從此離開澳洲,連英國女皇親自頒獎都不願再踏上澳洲這片土地。

雪梨歌劇院 1973年一開館就吸引世人的眼光,並成為雪梨以及澳洲的象徵。雖然整體預算由最初的七百萬增加至一億,現在的雪梨歌劇院不僅遊人如織,其價值更是無從估算。普立茲克獎的評審表示:「Utzon設計這座澳洲最美麗的建築,最後卻成為世界標記這個國家的代表。」

John Hancock Center (Tower)/Boston
由貝聿銘設計的約翰漢考克大廈,是當時單塊玻璃面積最大的全玻璃帷幕牆建築,由於當時玻璃帷幕牆的技術不夠成熟,大廈建成初期曾出現玻璃脫落的事故,後經過技術改進得以解決。但在過程中建築師倍受指責為設計錯誤,後來由保險公司理賠。

貝聿銘另一充滿爭議的設計是一九八九年正式開放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當時被認為和羅浮宮格格不入,各界批判聲浪不斷,但現在卻成為巴黎的地標。羅浮宮現任館長馬丁內茲說,貝聿銘的金字塔已成為羅浮宮的象徵,地位和最知名館藏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同級。這句話應是對貝聿銘百歲生日的最佳獻禮。

Ray & Maria Stata Center/Frank Gehry
Gehry 在 MIT 設計的計算機、資訊與智能服務的史塔特科技中心,需容納七個不同的科系,包含大學校長、兩百多名教職員及四百位學生等七百多人都是他的客戶。Gehry顛覆傳統工學院以研究室及教室為主的空間分配,他將每個動線學群的外部開放空間比例大幅提升,賦與教授與研究人員跨領域可彈性佈置的〝中介空間〞,解放了過往封閉式的科研組織,確實提高研究人員彼此見面、社交與學術互動的機會,得到使用者的支持與好評。

在2007 年,史塔特科技中心竣工僅三年,校方聲稱建築中當作室外圓形劇場的區塊造成建築內漏水和結構缺陷等問題而提出訴訟,Gehry 將問題歸因於最後為了節省經費而做的幾項臨時變動,校方不得不花費 150 萬美元進行二次修整。訴訟在 2010 年平息,畢竟史塔特科技中心稱不上是第一座要處理漏水問題的建築,而保險公司支付所有費用。(參考 Gehry 的自傳)

Elbpharmonie / Hamburg, German/Herzog & de Meuron
易北愛樂廳位於德國漢堡,一至七層沿用港口倉庫37米高的基座,建築物總高為110米。由於音樂廳工程預算由 1億歐元增至5.8億歐元,各類工程的技術難度、廠商倒閉及停工等造成工期的延遲,使得愛樂廳成為漢堡人心中的痛,被視為一件醜聞。但因歐洲文化水準較高,面對此突破性的作品,市政府不得不克服預算問題繼續施工。完工後的愛樂廳已成為易北河上最閃耀的玻璃盒,深深地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建築師的職業責任
建築師的職業責任分為專業責任、社會責任與道義責任三部分,自古以來社會對建築師的期待,需兼具設計與工程的專長,並兼顧使用者的意見。但設計初期使用者往往是隱性的,後期則益顯其角色的重要性。如果使用者可以參與早期的溝通與整合,可讓整個規劃設計更為實際。以上舉出的國際間具爭議性案例可歸納為四個原因:預算超支、工期延宕、工程瑕疵與設計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