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讀書會換了位新的帶領老師,是學校的退休國文老師。
她說當她盡完育兒與教學的責任後,在第一時間即辦理退休,
因為五十歲以後,她想好好探索「我是誰?」
這位老師退休後,每一季出國門,已經拜訪過四十幾個國家。看過數百部電影,收藏無數的影片,有些片子甚至看過很多回。
讀書會的創始人(也是學校退休老師)為大家回顧這位老師的教學歷程,當時頗受學生愛戴。有一位讀書會的同學回應,她的兒子就學時曾受到老師的啟發,引發了對文學的興趣。當場也有一位來共讀的(現任)主任,回憶老師的教學景況。
這些讚美,在老師開始上課後,我們便直接領略到其中的奧秘。她移動於各個走道間,兼顧教室內的幾十位同學,有時候還會問幾個問題。同學開玩笑地說,好似老師隨時會 Cue 她,讓她得專注上課才行。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後,開始導讀這學期的共讀書《感情這件事》。老師從作者年少時移民美國說起,異地生活的寂寞、學習的挫折、重新找到成就感的來源、擔任 Uber 駕駛、在醫院當關懷師與擔任紐約市的緊急救護技術員.....,讓我覺得本書作者陳永儀也是一位不斷的探索「我是誰?」的人,和老師有著一樣的好奇心。
基於對人和對世界的好奇,豐富了自己的人生,嘗試各種可能性之後,重新發現自己、愛上自己。我看到站在我面前的老師,和她熱切的介紹著的陳永儀一樣,是個給人溫暖與正面力量的人。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