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讀書會選的 《 預習世代 》 描述青少年從十五歲開始打工的心路歷程,
剛開始讀的時候覺得澳洲的整體打工環境和台灣差異很大,文化也大不相同,
能適用於台灣嗎 ? 但透過老師的提問及與同學間的交流,還是有很多收穫。
老師請大家先讀 《 38歲博士兒子放棄求職, 一 位媽媽心痛的自白 》這一篇文章,再來與書中的十五歲女孩對照討論。這篇文章凸顯哪些議題? 帶給大家什麼教養啟示?
從青少年期就開始寫履歷 、 遞履歷,練習被拒絕的勇氣,工作過程中的辛酸與快樂,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不像這位 38 歲的博士兒子,恐怕對讀書以外的事已經鈍化,很難適應職場。一位同學分享他的小孩在高三畢業暑假打工經驗,起先到某家醫療院所詢問,對方推託護理長不在,孩子臉皮薄,就此打住。同學鼓勵孩子鍥而不捨的打電話,第三次就獲得面試的機會。不僅得到打工的機會,甚至上大學後,還趁每個周末回新竹時繼續工作,大約兩年才離職。在年輕時遇到挫折有大人的支持,比較容易度過 ; 但 38 歲的博士,可能已經被侷限了各種的可能性。
另外節錄幾個省思與討論的題綱 :
(1) P.31『 適當時候,讓青春生命學習離開舒適圈走出去,從社會基層的各項工作做起,為自己掙一份尊嚴,也賺取部分生活費用。』你認為現階段台灣的孩子何時離開舒適圈,了解現實大不易最適當?
(2) P.55 『不要浪費生命,不要做些有的沒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常常會說的話,你認為對於求學期間的孩子而言,哪些是屬於有的沒的?為什麼?
(3) P.102 ~ P.104 『第一天當班的大震撼』當中,提及小女兒在工作上受到的不合理對待,從作者夫婦的因應中,你看到些什麼?學到什麼?這些收穫如何運用在你的親子教養中?
小組討論得很熱絡,讀書會同學們的小孩大都已經高中或大學以上,他們分享自己的作法,也反思如果時光倒流,有沒有機會做得更好。而我則從這些反思中得到許多啟發,前輩們的經驗將來可能都可以用得上呢。
同學們的共識是高三畢業的那年暑假應該是孩子們離開舒適圈最好的時間點,但是打工的收入可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了。一位同學說曾收到兒子學校寄來的扣繳憑單,才知道原來小孩在學校某處室工讀,不過扣繳憑單上的數字 (鈔票) 到哪兒去了?原來早已消費完畢。同學說小孩打工歸打工,生活費還是一毛都不少地給,因此他覺得要及早給孩子理財觀念,建議存下一半的打工薪資,未來可投資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像月光族似的,賺多少花多少。
有一位朋友對我說念高中的孩子曾提議會考當天早上要到考場門口發傳單,朋友對兒子說 :「 我不缺你這些錢 。」 讀了《 預習世代 》並與同學一起討論後,我覺得讓孩子體驗一下也是好事,只要他們願意早起,他們會遇到直接轉頭不想拿傳單的人、收下傳單而向他們道謝的人,或許還會有遇到學弟妹的驚喜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