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用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開始了才能很厲害。
能夠做到的目標才是目標。
要先做小,才能做大。
這堂課以山崎拓巳的故事做為開場,山崎的意外骨折打破了他想當奧運選手的美夢,母親在他頹廢之際為他報名各種課程,希望重燃山崎的生存意志。山崎從一個「寫下一百個夢想清單」的活動中得到啟發,以當奧運選手的唯一夢想,到絞盡腦汁想出一百個夢想,從此山崎發現了人生的各種可能。
我們不用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開始了才能很厲害。
老師將個人目標分成兩大類:
習慣型目標:例如每天閱讀半小時、每周運動三次
成就型目標:例如一年讀二十本書、半年瘦五公斤
因為習慣型目標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賽道,容易使人氣餒,建議以七天為一周期做檢核,老師說『有做總比沒做好』。
成就型目標最重要的是拆解成每天都能做得到的小目標持續練習,要先做小,才能做大。
SMART 原則是目標設定常用的方法,但這堂課老師提出結合大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改良版目標設定方法:
1。一言以蔽之:以一句話(有畫面、有感覺、有數字)描述目標,例如半年內登上一座百岳、今年第一次帶父母親出國、10天背完100個單字。
2。時間期限:設定期限才會有效率。
3。天天做到:能夠做到的目標才是目標,從小事開始行動,累積成效。
4。障礙解決:邊做邊解決障礙。
5。人際獎賞:人際滿足感是最大的心靈成就。
運用老師的方法,拆解個人目標,例如
(成就型目標)每個月造訪一個新景點
一言以蔽之:發掘台灣之美
時間期限:12月31日
天天做到:每個月一次
障礙分析:找到朋友一起去,發掘新景點
人際獎賞:促進與朋友的良好關係,開拓視野
障礙解方:增加與人聯繫的機會,從各縣市旅遊網與網路遊記找景點
(習慣型目標)每天閱讀15 分鐘
一言以蔽之:培養閱讀習慣
時間期限:每七天檢核一次
天天做到:每天 15 分鐘
障礙分析:偷懶,身體疲累
人際獎賞:增廣知識面,與人交談有話題
障礙解方:固定利用睡前時間閱讀
老師出了一項作業,請同學寫下一百個夢想的清單,他說如果其中一個夢想做不到,還有九十九個夢想可以努力,我也絞盡腦汁寫下一百個夢想,等年底再來清點完成了幾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