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是朋友傳來四月份建築師雜誌的一篇專訪,我乾脆買一本來看,
接著到圖書館借幾本過期的雜誌來讀。朋友和我幫老師整理演講稿,
那過程好似打通任督二脈讓我們功力大增,雖不是專業也可讀得懂,
真是意外的收穫。
四月份的專題是『國際競圖的效應』,其中潘冀建築師事務所的蘇重威建築師文筆很犀利,邏輯更是清楚。討論國際競圖這一篇段落分明、充滿自信。例如(1)機場捷運 A1車站與 C1/D1聯開大樓:不成為國際大師言聽計從的當地導遊、如何從都市紋理導出 17度斜角的設計 (2)成功導入 BIM (3) 面對楨文彥團隊提出的精算數據,協同設計展現其事務所的專業度 (4) 本所的結構技師配合德國技師研發多向鑄鋼接頭。搭配他們事務所的工程照片,化行銷於無形。像我們這種外行人讀了之後,會覺得這家事務所技術層次直追國外的事務所,且不卑不亢的態度很令人欣賞。
在 501 期的『公共工程趨勢探討』專題中也有一篇蘇重威建築師的專文,前半段嚴厲批判,後半段舉民間工程為借鏡,尤其善用譬喻,舉例如下。
國內公共工程向來以「最低標」採購佔大宗,如遇明顯「異質性」工程則可採取「最有利標」。文中以汽車工業來說明「異質性」的認定:一家追求口碑與品質之汽車品牌,其設計圖被不同廠商製造的結果,人們就認為不是原廠設計,更不用說建築工程並非完全工業化的成品組合,不同廠商承作就會有不同的成果。
採用「最有利標」的認定關鍵在於「異質性」,他舉了一個非建築的例子來說明。河豚是含有劇毒的魚類,但也是一道獨特的料理,如果我們要吃河豚,會選擇哪一家餐廳?具備料理河豚證照的廚師、考量處理過程是否安全、兼具色香味俱全的烹飪方式……。河豚具有「異質性」,契合「最有利標」的精神,我們決不會以「最低標」隨便找一家餐廳品嘗河豚。
回到『國際競圖的效應』專題,劉培森建築師談到如何選擇國外的合作對象、與不同國家建築師合作的經驗、事務所不斷挑戰新的建築類型設計的核心思考點,每一段的回答都很深入,而且舉出實例來說明,算是完整而成功的採訪。尤其是談到與竹中工務店合作的段落,劉培森建築師親自拜訪竹中工務店的東京總部,經過與各相關部門主管的會談而取得合作機會。之前我作訪談的建築師曾提過竹中工務店只支援如安藤忠雄或伊東豊雄這類大型的建築師事務所,可見竹中工務店之技術層次與自許,因此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能獲得青睞,無形中也是另一種肯定,更是事務所值得驕傲的地方。這樣可圈可點、脈絡分明的自我剖析,無疑也是一種不著痕跡的行銷方式吧!
國內的建築師事務所百家爭鳴,透過閱讀建築師雜誌,可以欣賞到很多完成作品的面貌,累積知識領域的敏感度,至於那些平面圖、配置圖、立面圖、剖面圖,就當成畫作來欣賞吧,哈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