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用《憂傷大象之歌》這部電影詮釋課程中討論的「依附關係」,
《青春,一場腦內旋風》當中的第三章明白地列出了四種依附模式,
分別是安全型、焦慮 /矛盾型、逃避型及解組型,麥克絕非安全型,
同學們在逃避型或解組型之間,有些看法的不同。
一開始觀賞《悲傷大象之歌》有點沉悶,診療室和醫院等侷限的場景讓人有點喘不過氣,過多的對話推展出劇情,需要有點耐心地往下看,不過卻慢慢看出了趣味。一開始麥克和葛林醫生的對話非常經典:各說各話,像極了家有青少年的家庭對話。麥克在描述他所關心的大象,母象懷孕二十二個月、大象是母系社會的族群,葛林醫生只關心他的同僚勞倫斯醫生的去向,對話雖是你來我往,卻是完全沒有交集、答非所問,最後葛林醫生接受麥克的三個條件來達到獲取勞倫斯醫師訊息的協議。
在這裡我看到麥克的絕頂聰明與精心設計,他把葛林醫生帶入他所預先安排的劇情中,起先讓葛林醫生相信自己與勞倫斯醫生的陷入曖昧關係中,後來又用另一套說辭完全推翻之。綜觀整部電影,我會認為葛林醫生與麥克互換了「心理醫生」與「病人」的位置,麥克完全佔了優勢,主導了整場對話的節奏,而葛林醫生只是一味盲目地、執著地尋求勞倫斯醫生的下落,完全忽略麥克釋放出來的訊息,這有點失去了身為心理醫生的專業,或許位於院長位階的他,所看重的只是不要再有一則不利於院方的醜聞。
劇中有一隻大象布偶安東尼,它被鎖在勞倫斯醫生的置物櫃中,麥克巧妙地讓葛林醫生「釋放」了安東尼,後來葛林醫生明白布偶安東尼對麥克的重要性。有一度葛林醫生對麥克無計可施時,脫口而出地說要再度沒收布偶安東尼。一位同學與我分享這彷如當頭棒喝,當父母的我們是否也曾這樣做,對一個與我們意見極度相左的孩子,斷然採取沒收心愛物品或是剝奪其權利的措施?在檢視依附關係的同時,劇中的場景一一連結到我們的真實生活。
以麥克的敏銳與睿智,他也試圖「醫治」葛林醫生與前妻彼德森護士之間的創傷,他們因愛女在湖邊的意外死亡而離異,彼此之間只剩下醫生與護士公務上的關係。麥克更理解彼德森護士對他的呵護與監督,彼德森護士洞悉他的求死之心,卻因為葛林醫生的執著而未能及時阻止。最後兩人雖因麥克的死亡而獲得救贖與和解,終究是個悲傷的結局。
《憂傷大象之歌》與上次欣賞的《我們這一班》是對比極大的,後者的小男孩雖歷經數個寄宿學校,最後在同儕的接納及老師的帶領下走出陰霾。而麥克的運氣卻沒有這麼好,母親的嫌惡、父親的忽視與精神病院裡所謂的『合作』而不是支持,套句同學說的話,或許死亡才是他最好的解脫。
同理、學習傾聽,不因原有的地位、知識而設限;及時表達、不以外在的成就來衡量小孩,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持續練習的課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